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90后“小鲜肉”创业 瞄上植物“小多肉”

90后“小鲜肉”创业 瞄上植物“小多肉”

时间:2016/7/8 11:06:33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386

  “真没想到,去年4月份投资的70多万元现在就回本了。”6月27日一大早,冯子轩、庄丽君小夫妻俩就忙碌起来。他俩一个28岁、一个23岁,用流行语来说就是两个“小鲜肉”,帮他俩快速致富的是“小多肉”。

  他俩说的“小多肉”是一种外形可爱、颜色多样、体态娇小的多肉植物,目前不仅占了许多都市白的办公桌,还成为一些资深玩家的新宠,在市场上非常走俏。

  “正因为这样,咱俩才盯上了这个创业项目。”冯子轩说。年轻不怕失败,瞅准了就干!去年,夫妻俩推迟了婚期,卖掉了刚刚购置的婚房,投资70多万元,在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绿馨花卉园艺基地租了两个1000平方米的大棚,自学技术,开始种植“小多肉”。

  在他俩的大棚里,生长着100多个品种的“小多肉”。冯子轩说,“多肉植物挺好侍弄,把温度和水分控制好了就行,繁殖多采用插叶的方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四五个月就能达到销售标准。现在‘小多肉’在网上特别受欢迎,一般一盆能卖到二三十元,贵的得上万元。”

  冯子轩给记者展示了一株叫“猫爪锦”的多肉植物,“你看上边有一条黄色的花纹,这是自然变异产生的,概率只有万分之一,所以价格也高。”

  记者了解到,在绿馨花卉园艺基地有770栋大棚,其中种植多肉植物的达300多栋。基地负责人潘莲香说:“基地里的多肉种植品种有2000多个,已经成为东北大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现在基地给出了‘温室费使用两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很多80后、90后‘小鲜肉’来创业。”

  “小多肉”的种植户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除了肯吃苦,还敢于创新、乐于分享。在一个叫“肉惑多浆”的大棚里,80后海归刘晓驰不断尝试着培育新品种。他说:“要把多肉产业做大,就必须把眼光放长远,简单的复制肯定不行,创新品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穆锡利有3个温室,在基地里是资深的多肉植物种植户,他家的品种多、全,而且毫不吝惜地分给其他“肉友”。他说:“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种植户‘组团’才能都受益。”

  尹家街道相关负责人姚新优说:“目前花卉园艺基地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创新创业基地,他们生产的多肉植物通过网络销售到各地,产值已超过1亿元。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科学管理,实现企业规模化、产业链条化、市场网络化的新格局,把‘小多肉’发展成为大产业。”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8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