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是比较早就开始接触生态农业的尝试的,他们根据自己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当地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进行蓝莓现代生产基地建设,几年间就将建德变成浙江省大的蓝莓生产基地。
看着一盒盒“平坡谷”蓝莓摆上超市的货架,建德平坡生态农业负责人邵贤洪,脸上荡开信心十足的微笑。
建德的蓝莓栽培始于2008年,“睦山农实业”从东北引进2万株蓝莓苗木,种到三都镇500米的高山。听说蓝莓有营养、有产量、有价格、有市场,邵贤洪动心了,五年前,他承包平坡山300亩的坡改地,开始试种蓝莓。
不撒农药,不用化肥,邵贤洪一心要种有机蓝莓。2011年,蓝莓园开始结果,有产出还不够,来不及体会收获的喜悦,邵贤洪又陷入销售的担忧。新鲜蓝莓常温下只能保存3-5天,市场售价在140元/千克左右,作为一种水果,蓝莓还没能走入寻常百姓家。近600万元的投入,让缺少销售途径和宣传途径的邵贤洪很着急。
依托乡镇订单农业指导服务站,建德工商分局根据企业产品特点,为邵贤洪牵线搭桥,帮助产销双方以订单为纽带实现产销对接。在拿到份订单后,邵贤洪终于松了一口气。
除了进超市,勾庄的果蔬批发中心也是“平坡谷”蓝莓的重要中转站。通过这里的水果经销商,“平坡谷”蓝莓销往福建、广州等城市。“经销商说了,我们有多少蓝莓,他们要多少。”有了订单,邵贤洪的底气足了。为了延长供货期,他引进早、中、晚期10多个品种的蓝莓,采摘期从5月中旬一直延续到9月。今年,平坡山的蓝莓产量预计有8万斤,明年将达到20万斤。
“订单就是定心丸,”梅城镇庵口村的村民这样说道。
这里是建德九头芥的种植基地,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以种植九头芥为主要经济收入,但九头芥的销售一直困扰着他们。“收成好的时候几毛钱一斤都没人要,收成不好了,它又涨到好几块一斤。”村民们说。乘着订单农业的春风,建德工商分局为九头芥的种植户搭建起平台。本地两家农业龙头企业——秋梅食品和蔡小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农户签了3846份订单,规定单斤九头芥的低收购保护价,惠及6150余家农户。有了订单在手,菜农们放心种大胆干,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0余亩。
今年上半年,全市有32家涉农企业使用了推广的合同示范文本,签订订单合同7425份,辐射农户9000多户,合同总金额突破一亿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43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