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蜜拉(champedak),桑科木菠萝属植物,学名Artocarpus champeden (Lour.)Spreng.(A.integre (Thunb.)Merr.),又名小木菠萝。稀有热带水果,果肉独特可口,香味浓郁,外型和菠萝蜜(木菠萝)相似。
原产马来西亚。海南和福建、 广西、云南有少量栽培。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目于1979年先后3次从马来西亚和墨西哥引种尖蜜拉,栽培在果树品种目内,长成大树7株,生长结果良好。叶片和果实均酷似木菠萝,其主要区别为小木菠萝幼枝和嫩叶密被黄褐色刚毛,叶片较粗糙;果较木菠萝小,重4-6kg;成年树较木菠萝矮小。植株耐寒性较木菠萝差,温度低于5℃则易遭寒害。可用种子或本砧嫁接繁殖,果实香味较木菠萝浓,有点象榴莲。果肉风味较木菠萝,种子也可煮熟后食用。是木菠萝的优良砧木。
果实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果皮有软刺 ,一般每只重十多斤 ,大的重数十斤。果瓤中包着几百个淡黄色的肉包 ,其味甜如蜜,果核心还可炒吃或煮吃,味似板栗 。尖蜜拉含有丰富的糖份、维生素、矿物质,每百克果肉能产98大卡路热量。除鲜食外还可酿尖蜜拉、制尖蜜拉干、蜜饯等。 尖蜜拉树形美观, 经冬不凋 ,是一种优美的风景树。
用途
绿色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食用。成熟时,皮黄绿或黄褐色,外皮有六角B形瘤突起,坚硬有软刺;可鲜食其果肉。果肉金黄,肉质或浆质,味甜酸而不浓,香气飘溢、鲜食爽滑、香甜如蜜,故名尖蜜拉。素有“水果皇后”之美誉。果实长椭圆形,单果重10~30千克,大的达50千克;含种子100~500粒,长卵形,可食率43%,可食部分每100克含碳水化合物24.9克,以及钙、磷、铁等。炒熟食用,味美如栗,有止渴、通乳、补中益气功效。分多浆果(即湿苞)和干浆果(干苞)两大类。多浆果皮坚硬,肉瓤肥厚,多汁、味甜,香气特殊而浓;干浆果汁少、柔软甜滑,鲜食味甘美,香气中等。供鲜食,也可制罐头、晒干和盐渍。食用前先剥去外层硬壳,显现种子周围果肉,呈淡黄色时,再用盐水浸渍后食用。木材坚硬,制家具,也可作黄色染料;树液和叶药用,消肿解毒。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39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