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就想为家乡做点事

就想为家乡做点事

时间:2017/7/26 15:15:05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098

  1985年出生的玄熙楠,在龙井市开山屯镇船口村村民眼中,不仅是个敢想敢干的“能人”,更是村民心中的致富“头人”。

  2004年,玄熙楠高中毕业后,怀揣梦想离开船口村,开始了在外务工之旅。他先后到青岛、大连做过临时工,后来到上海一家中韩合资企业打工。他刻苦钻研技术,勤奋努力积累工作经验,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赢得公司导和同事认可。4年后,玄熙楠在赚得桶金后回到延边,在延吉市注册了延吉杜科贸易公司,并通过努力拿到延吉市二次加压设备总代理资格。几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的资本。2014年回家过春节时,看到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孺,村里的土地大部分都承包给外来户种植。玄熙楠在几经考虑之后,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在村里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为家乡做点事。夏季他有时间就到田间地头了解旱田种植情况,并向有经验的种植大户请教,谋划种植创业项目。经过认真考察,玄熙楠认为只有走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种植之路,才能实现创业梦想。2015年,他通过贷款及自筹资金175万元,承包村里67公顷土地,购买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耕播种机等农机具,创办了“熙楠玉米种植专业农场”。

  再次创业初期,玄熙楠远没有次创业那样顺利。由于玉米种子选择不当和技术不熟练,加上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防治,使得玉米减产。有些人认为玄熙楠年轻没有经验,承包的土地面积过大,肯定会失败,就连他的父母也不理解,为什么放着已经初具规模的事业不干,偏要回到村里来种地。玄熙楠并不这么想,他觉得年轻人就该坚持自己的梦想,既然选择了返乡创业,就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他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感到自己缺乏的是农业技术,尤其是品种选择、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术。于是,他有时间就从网络上和书本中学习查阅相关知识,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不懂的就请教种植大户,咨询推广站的技术员,使他逐步掌握了种植技术。为了打开市场,保证销路,他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宣传推介自己的农场,多渠道解决玉米销路问题。经过玄熙楠的努力,2015年他的农场销售额达到130万元,纯收入60多万元。

  为了带动家乡父老共同致富,玄熙楠把村里的困难户吸收到专业农场,让他们以土地入股,自己替他们管理经营,还费为他们提供农机,并经常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帮助村民解决销路。在玄熙楠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们纷纷开始发展规模经营,只要有人想加入他的专业农场,玄熙楠都来者不拒。目前,他经营的专业农场面积达到215公顷,拥有各类农业机械8台套,玉米年产量240吨、水稻120吨,年收入300多万元,纯收入150万元,不仅自己成为当地大的种植专业户,还带动周边村民50多户增收。

  玄熙楠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热心助人,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认可。在2016年村委会换届选举中,他以高票当选村主任。村民们坚信,在他的带下,船口村一定会越来越好。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9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