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通化县富尔江上的“小能人”

通化县富尔江上的“小能人”

时间:2017/7/28 14:23:47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989

  肖清文,男,53岁,是富江乡泉源沟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家里四口人,发展人参450帘,因本人勤快好学,懂技术,通信息,门路广,在本乡有一定的知名度,常被本乡一些企业和大户聘用,薪水不菲,加之家庭生产经营,年收入每年都在15至30万之间,家庭人均四万元以上。在泉源沟村乃至整个富江乡也是中上等的大户。

  2015年,肖清文由乡政府推荐,成为通化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人参专业班学员,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实用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他遇到拿不准的问题,经常到县农科中心找专业老师请教和探讨,利用微信群和学员们交流技术,沟通信息。涉及发展项目,发展方向,规划,签订合同等事项,虚心向中心的导咨询,求证,请导和专业老师帮助把把关。

  2015年春天,肖清文在承包和流转的60亩地中拿出16亩,种上了苏子实施养地,后经全省著名人参专家田老师指导;切实改善了土壤条件,增加了透气性和土壤的团粒结构,并积聚了人参生长一些必须的养份。为下年种植农田人参夯实了基础,也为通化县农田人参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当年秋又收获了苏子籽,榨成了苏子油,即卖了钱,又养了地,还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经济效果。笠年春,他在这块地上播下了400帘园参籽,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种高丽参、西洋参,发展高效优质通化人参。搞直生根作货。不翻栽。省时、省力,且苗齐杆状,长势良好,受到了人参种植户的认可,他在发展人参的道路上坚定做做大,自成体系,科学管理,培育特色品种,他说,国家培育我做新型职业农民,我就要培育出我的优质农产品。

  为了切实解决 农村卖粮难,粮价低、收入少的问题,肖清文主动找玉米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2016年,肖清文创办了“通化县鸿福绿粘玉米种植合作社”,注册资金352万元,入社57户;当年粘玉米订单3100亩,实现产值327万元,农民所得172万元,在全乡的合作社中效益,受到了乡、村两级导的认可,更受到农户的好评。

  肖清文致富有道,技术又好,远近闻名,很多农户在技术上,销售上遇到困难的时候都向他求助,他毫不保留,全盘托出,得到了乡亲们的信任。有些大户和村企聘他为技术员,除了有偿服务之外,常常义务为农户谋划种植方案,拟定种植品种,确定生产经营方向。田间地头,沟里沟外,经常看到老肖在地里指导农户的身影。

  2016年冬闲时节,肖清文没和其他农民一样闲着,针对目前粮食市场价格低的行情,着力研究 调整产业结构,确定2017年种植品种,他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不管路途多远,不惜花时间和费用都要去考察和磋商,他先后去了哈尔滨、吉林、长春、榆树、东昌等地找信息、找门路,拟定2017年农业生产调整、目标和规则,确定了适合本地特点的种植品种,经过筛选与一老板签定了6000亩大高梁种植订单(大高梁用于五粮液集团酿酒原料),近期肖清文正在与1000多农户落实订单事宜,有望2017年大高梁在通化县这片黑土地上开花结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肖清文说:做为新型职业农民,就要研究好市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能循规蹈矩,穿新鞋、走老路,自己富了不算富,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盛开才春色满园,带周边乡亲们致富奔小康是他今后的任务和追求。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89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