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尼特右旗乌日根塔拉镇那仁宝拉格嘎查,30岁的牧民小伙儿苏和是大家眼里的“能人”。他不仅把自己的羊卖出了好价钱,更主动帮助周边的15户牧民卖羊,其中有3户是贫困户。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收取一分钱的差价,实心实意帮助牧民增收致富。
说起自己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苏和打开了话匣子。“前几年羊价高,只要我们的羊养好了,坐在家里就能挣钱。但是,随着近几年羊价持续低迷,我也受到了冲击。我下定决心,要自己开辟销售渠道。”经过多次考察,苏和决定去离家比较近的二连浩特市寻找市场。
每天天不亮,苏和就拉着10只羊赶往二连浩特市,给市里蒙餐馆、酒店、饭店等推销自己家的羊。由于很多人对他的羊不了解,一连十几天苏和都碰了钉子。可是苏和没有气馁,仍然坚持着。有一次,苏和在推销过程中得知酒店老板说一直买不到优质沙葱。他想,正好自己家里草场上的沙葱长势不错,就采了20斤沙葱,费送给了酒店老板。酒店老板被苏和的诚意感动,答应买苏和的羊。可是,苏和是个认死理儿的人,一心要证明自己养的羊是优质羊肉。“我跟酒店老板说费品尝羊肉。你觉得好,就买。觉得不好,可以不要,我决不会勉你。”
后来,苏和用色泽鲜艳、口感上的羊肉“征服”了酒店老板,顺利与其签订合同。就这样,苏和的“事迹”越传越广,至今已经与6家饭店合作。
由于跳过了中间的销售过程,直接与卖家面对面交易,去年,苏和的羊以每斤白条30元的价格,卖出了1000多只,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同时,他还通过盟、旗两级举办的推介会,把自己的羊卖到了北京、山东等地,进一步扩大了销售渠道。
牧民们一年四季忙忙碌碌,还挣不到钱,高质量的羊卖的却是低质量的价。苏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萌生帮助周边牧民卖羊的想法,尤其是生活困难的贫困户。
朝克图家里有3000亩草场,却只有100多只羊,底子薄,又赶上这几年羊价下跌,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辛。苏和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提出利用自己较为稳固的销售渠道,帮他卖羊,不收任何费用。去年,朝克图家的40只羊羔以每只600元的价格出售,收入比往年高出8000元。以同样的方式,苏和还帮助了其他两户贫困户,平均每只羊增收近300元。
但是,在苏和看来,这些帮助还是远远不够的。去年3月,他联合7户牧民成立了“苏和牧民合作社”,如今已经发展到了9户。今后,他还要努力经营合作社,让合作社发展壮大,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带他们共同增收致富。“市场在不断变化,我们牧民要遵循市场规律,转变思想,科学化养殖。更要团结起来,抱团闯市场,努力做到苏尼特羊肉的优质优价。”苏和说。
苏和不仅帮助贫困户提高了收入,同时他的热心肠、灵活的头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值得他们学习,也激励着他们在今后摆脱贫困的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9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