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重庆彭水贫困户王建红养殖生猪脱了贫

重庆彭水贫困户王建红养殖生猪脱了贫

时间:2017/8/19 14:07:42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272

  重庆彭水长生镇三合村3组王子成带着儿子王建红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养殖生猪120头,顺利脱贫,也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

  “以前是父亲带着我养猪、务农,现在由我和妻子管理养殖场,不仅新建圈舍,收入也相对有保障,对于巩固脱贫成果,实现小康目标已有了明确的规划。”说起自己养猪的收获,22岁的王建红笑容满面。

  笔者来到长生镇三合村3组王建红家的养殖场,王建红正给小猪们配饲料。见到笔者来访,他便停下手中的活,来到院坝与笔者交谈起来。

  初中毕业后就留在家里跟着父母做农活,一家人一边养猪,一边靠着几亩田地过日子。农村的生活单调而又平凡,王建红家里一直都在养猪,但规模不大,一年算下来多也才70头左右。尽管挣了些钱,家里两位老人常年有病,一家老小的费用开销不小,一年下来也没剩多少钱,日子过得很拮据。也正是因为如此,年纪不大的王建红也特别懂事,跟着父母学做农活、学养猪,几年下来,也算样样精通。

  在亲戚介绍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两人一见倾心,便很快举行了婚礼。

  “结婚有了孩子,自己肩上的责任也就重了,上有老人、下有小孩,不得不让自己要多思考,怎样才能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王建红说:“我很庆幸认识了我爱人,因为我无论做什么决定,她都非常理解、支持和帮助我。”结婚后,夫妻齐心协力管理好养殖场,帮助父母干农活,操持家务,照顾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王建红告诉笔者,看着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长,他就更有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去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一家人终于脱贫“摘了帽”,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带着一家人奔小康,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用当年的积蓄和金融扶贫资金,扩大养殖规模,继续发展生猪养殖。

  “决定新建圈舍后,去年8月,我和父亲就在原来圈舍的旁边,从新打地基、建房,目前底楼圈舍已经建好,二楼圈舍还要继续完善。”王建红说,目前,圈舍面积达800平方米,可以存栏200余头生猪。

  王建红介绍,就在几天前,一下就卖了30只小猪仔,现在存栏15头母猪,商品猪2头,小猪仔18只。由于今年卖小猪仔的行情特别好,所以没养多少商品猪,因为是自繁自养,所以可以根据市场行情来调节。

  “我的目标是养50头能繁母猪,目前正在选种。”王建红说,现有10头母猪将在7月份产猪仔,预计可以产下100只以上,如果按照现有行情,那将近有10万元的收入,不仅如此,8月份还有部分母猪可以配种,将在明年初下仔。

  王建红的养殖事业顺风顺水,自己的规划也如此清晰,还源于市场的需求。他说,自己养的猪仔和商品猪在家里就能卖完,收购商都是上门买猪,因此一点也不担心销售问题。

  随着王建红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前的化粪池已经不够用了,为了解决环保问题,在长生镇政府的帮助下,马上开展沼气池建设,这样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的问题,还能为当地20余户供应沼气燃料。

  “现在养殖场一切都进入正轨,规模再慢慢扩大。养殖场能发展得这么好,完全离不开我爱人和家人的支持,以后一定能越做越好。”王建红信心十足地说。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7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