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农检中心 >> 新型植物疫诱抗类产品成新宠

新型植物疫诱抗类产品成新宠

时间:2017/8/30 15:34:28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022

  有虫治虫,有病治病,大多数农药控制作物病虫害都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病虫为目标。而今,一种新型植物疫诱抗类产品陆续被研发并投入使用,它对农作物病原菌没有直接的杀灭作用,而是通过激活植物的疫系统并调节植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增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植物疫苗”。它开辟了植物保护的新思路、新途径,对于农药减量和病虫绿色防控也有着积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国内研究较多的疫诱抗剂典型产品包括天然赤霉素、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壳聚糖等。其中,氨基寡糖素登记产品54个,芸苔素内酯登记产品40个,逐步成为农药行业的登记热点。氨基寡糖素和芸苔素内酯基本上以水基化制剂为主,符合绿色农药的发展方向。

  针对茶树、果树、水稻、中药、烟草等作物,由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团队研究的创新产品如毒氟磷、香草缩醛、海岛素,是当前较好的疫诱抗剂,对抗病、抗逆、增产和改善品质有较好的作用及应用前景。

  相关专家指出,苯并噻二唑(BTH)是早也是传统的诱抗剂,国内自主创制产品还包括毒氟磷、阿泰灵等,异噻菌胺在日本登记,主要用于水稻的病害防治。从国内的很多相关试验来看,植物诱抗剂没有直接的杀菌活性,病菌不易对其产生抗药性,而且防治谱非常广,也可与化学药剂混用,达到增效或治理抗性的目的。

  除了现有的一些诱抗剂以外,目前市场上已登记的一些杀菌剂产品同样具有诱导抗病的功能。比如吡唑醚菌酯,一方面能够杀灭病菌,另一方面也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在欧洲是按照植物健康类药剂进行登记。

  当前,农业仍然面临着病虫害防治任务重和农药投入减量的双重压力。市场上的农药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不合理,主要的减量措施以非农药措施为主,缺乏高效低毒的农药产品。植物疫诱抗剂改变了传统农药的使用观念和用法,符合植保“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植物疫诱抗剂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2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