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先后肆虐广东省中山市,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部分镇区的水稻、香蕉等农产品受损严重。几乎“看天吃饭”的农业产业经受此次大创,很多农户不仅白劳作1年,而且看着即将收成的农作物被风雨一网打掉,痛心不已。被视为农业生产的“救命稻草”——农业保险,发挥了哪些作用?能给农户弥补多少损失?如何能够通过完善农业保险大限度地降低农户损失?记者连日来对相关部门、镇区和保险机构进行了走访。
受灾农户
农产品险种少农户损失重
秋日艳阳下,西江水域上陆泉沙岛,两边用木棍支撑的紫荆树和海南黄花梨,以及零星倒伏的树木,无不诉说着这个“世外桃源”在接连的几场台风中无法幸于难。其实早在台风之前,7月份临近收割的前一个星期,连续的雨水天气已经打“倒”了岛上的一大片优质水稻。
说起那一片眼看着就能收割的金灿灿水稻,负责岛上相关生产运营的林明辉很是惋惜。“还有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收割,结果正好就在那时候连续下了十来天的雨。”林明辉说,因为机器在雨天的泥地里运作不了,雨天根本无法抢割,只能看着水稻一片片倒伏。“在水稻倒伏的时间,我们就给保险公司打电话报险,还好后收到了2万多元的赔付款。”
不过,同样游弋在岛上的鲩鱼就没有这般待遇了。在陆泉沙环岛滩涂上搭建的网箱养鱼基地,洪水来前有百来个鱼排,但一场洪水冲走了一半,眼看着每个鱼排里成百上千斤的鲩鱼也“投身大江”,林明辉和他的同事完全束手无策,也无从补救,更无保险可报。
在这个面积700多亩的岛屿上,种植了水稻、马铃薯、桑椹、香蕉等,还养殖了稻米鸭、巴马香猪,却只有水稻有保险身份。
9月5日上午,神湾镇宥南村古宥十二环“烧猪炉下环”一个“空地”上,不同长短的支架散落一地,未及时清理的小花盆横七竖八“躺”在地上,这一片狼藉是台风“天鸽”的“杰作”。6名工人正在收拾大棚倒塌后尚能利用的材料。
承越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小龙一脸疲惫,台风前不仅80多万盆家居花卉长势良好,他还跟相关部门草签了发展花卉产业的协议,准备到华南苗木场建设一个中山花卉基地。“不是说救多少的问题,是完全没有办法的事情,看着它们全军覆没。”田小龙说,台风到来的前一天,他就收到相关信息,他认真关好天窗,拉紧保护绳索,弄好薄膜。眼看着风越来越大,他和工友们撤离时以为跟以往的一样,不过是薄膜被吹坏等损害三五万,但真正的结果却是全军覆没。虽然台风走远,但田小龙面临着许多焦头烂额的事情,撇开损失80多万盆成本价5.5元一盆的家居花卉不说,这几年光重新搭建大棚就要投入近200万元,如今一场台风就“吹”走了他几年积累下的财富。“要是有保险我早就买了。”田小龙特别感慨,他从接触农业的那一年就开始了解农业保险,但遗憾的是,至今他仍然没能为自己的居家花卉买一份保障。
“在铁皮石斛的投保项目上,我们也一直在与保险公司谈判,希望他们对我们的现代农业推出更多的保险项目,但是谈判都一年多了也没有眉目。”在台风中受损严重的逸丰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波,看见所有的大棚被毁,3000多亩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颗粒无收,他深感无奈。
记者了解到,中山的水稻保险,每一亩高的赔付达到1200元。不过中山的水稻种植并不多,农产品主要是花卉、水果、水产,但险种却很少。目前只有香蕉、荔枝、龙眼、木瓜四种特色岭南水果可以购买保险,封赔付金额分别是香蕉每亩1200元、荔枝每亩900元、龙眼每亩900元、木瓜每亩1200元。一些新品种如铁皮石斛、火龙果、澳洲荔枝、台湾莲雾、台湾青枣等,就没有保险可买。
保险公司
赔付繁琐双方信息不对称
保险界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市有数家保险公司受理农业保险,但保险品种确实偏少,远不能满足农户需求。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人士介绍,在这次“天鸽”台风中,某镇一香蕉种植大户获赔了100万元,为了这一笔理赔金,他们公司出动了无人机等现代科技设备,花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因为根据中山的香蕉赔付办法,是分为数个不同生长期进行赔付,而且种植业保险受灾面积很难确认。
“如香蕉在苗期为40%,在营养生长期为60%,在孕蕾期为80%,在果实发育成熟期才能达到100%,如此繁琐的工作,稍微出现信息不对称,农民不愉快。”该人士也坦言,保险公司也无法承受其中之重,于是一些保险公司就决定不再续签共保协议了。不少农业户却表示,从中山目前的农险项目来看,所有的农业保险理赔均实行“超赔封”,即当年农业保险单一险种赔偿总额在当年该险种保费总额都是定额的,他们对这样的“封赔付”表示不理解,如一头能繁母猪3000元,死了以后按照“封赔付”,只赔偿1000元。荔枝挂果了,即使是近万元,封赔付也是1200元,这使很多农户降低了参保积性。
陆泉沙岛上不下十种农产品,唯独水稻有保险。已经在岛上投入过千万元的陆泉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婉明认为,农业保险其实就是农民的保障,但这样的保障不应该只属于水稻种植户等主要粮食种植户,其他从事农业的农户一样需要保障。他建议农业保险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赔付标准和准则,并非只有水稻这类有固定生产模式的主要粮食作物适合投保。
毋庸置疑,农民对农业保险有诸多期待,希望理赔比例提高,保险品种尽可能有效覆盖,投保、定损、理赔手续也要简单明了;而保险公司却认为,其在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受费率低、保费收入少、自然风险高、赔付金额多、政策补贴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亏本的生意自然没法干,加之保险公司缺少农保业务人才,导致不少保险公司积性不高。
如何增农业保险的内在吸引力,做到保得到位、赔得足额,让农民愿意买、买得到、买得起,真正让农业保险成为农业生产特别是适度规模经营的“稳压器”呢?
“加快推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单独投保、单独开单、单独勘察、单独定损、单独理赔,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搞现代农业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先行先试。”旭景农科园的刘琼书表示,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要求核保到户、验标到户、查勘定损到户,在小农经济条件下确实经营成本非常高,在实践中难以规范运作。因此,要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创新,应主要以指数形态的保险产品取代当前的物化成本保险。而比较集中的农科园在把分散的农田集中进行耕种的基础上,更便于推广新的农业保险。
太平洋保险张女士认为,要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不仅要适当提高农业保险产品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赔付程序,还要积研究和试点农业保险个性化产品,探索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互补机制,来满足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要。另外可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她介绍,指数保险包括区域产量保险和天气价格指数等,是指基于预先设定的参数是否达到触发水平,而非实际损失,将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农户聚合成虚拟的规模农场,从而有效降低农业保险在承保、定损以及赔付环节的成本。
相关部门
积探索创新保险项目
“先是农户分散,保险公司没足够的人力物力去覆盖。农业风险一旦发生都是大面积的,造成的损失比较大,保险公司明显亏本。其次是单个保费少且分布散乱,农民缺乏投保意识,如直接向农户收取保费,保费较少不说,许多农户还不愿意买,一旦出险,需要对每个农户定损,工作量巨大,经营成本高。”市农业局综合改革科相关负责人坦言,这些都是农业保险难以实施的重要原因。不过记者了解到,市农业部门为农业筑起安全“防火墙”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连续几年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政策,制定出台了全市政策性家禽、生猪、岭南特色水果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并与去年10月份中山市大香蕉种植企业——广东龙业农业合作社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山中心支公司成功签订我市份岭南特色水果(香蕉)保险合同,承保面积6780亩,提供超过800万元风险保障,岭南特色水果保险项目的成功出单,标志着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已经迈出了成功的步。据介绍,根据该方案,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从原来的5个基本品种扩大到11个品种, 据相关经办保险机构预计,去年底该试点工作可为 4.8 万多头生猪、10万多只肉鸡和1.5万多亩香蕉等岭南特色水果提供政策性保险,提供超过4300万元风险保障。
“早稻和晚稻每亩保险金额已从800元提高至1200元,涨幅达50%。原先由水稻种植户自负的20%保费,即每亩12元,也被纳入市级财政补贴范围,目前农业保险本身收的保费很低,在农业保险上大部分是依靠政府的补助。”市农业局综合改革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换言之,中山的水稻种植户不用花一分钱,每亩水稻就可获保1200元。同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相似,今年的政策性能繁母猪养殖保险金额较去年也有所上涨,保险母猪的每头金额从原先的1000元提高至1200元,并且不超过其市场价格的七成。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保额虽涨,但每位养殖户承担的保险费用并没有增加。根据《母猪养殖方案》,保险费率与去年相同均为6%,但保险费涨至72元/头。其中,中央财政补贴 24元/头,市、镇两级财政补贴41元/头,养殖户承担的费用仍为7元/头。
市农业局综合改革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农业无疑是一个脆弱的行业,产值不高风险大,只有不断加大参保覆盖面和理赔救灾力度,才能确保现代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我市将继续积探索创新保险项目,开发新的政策性农业险种,以更好地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新闻链接
农业生产受台风重创绿色通道助农户获赔
全市共接到岭南水果理赔报案38宗,受损面积16000亩,其中香蕉受损15393亩, 木瓜受损193亩,荔枝受损 205 亩,龙眼受损 210亩, 估损约900 多万元;接到水稻报案 3 宗,受损 水 稻330.55 亩,估损15.87万元;接到农房受损报案 406宗,估计损失 45万元。目前,香蕉已赔付100 万元,水稻已赔付12万元,农房已赔付7万元,合计已赔付119万元。
在此次台风中,我市南部镇区损失惨重,受风口直击的坦洲镇,截至8月28日,种植业受灾面积共计 3.1 万亩,其中,蔬菜种植受损面积1.10万亩、水果种植受损面积 1.5万亩、花木和其他农作物种植受损面积0.5万亩。在水果种植当中,损失较为严重的是香蕉种植和番石榴种植,受“天鸽”台风影响,0.25 万亩香蕉全部倒伏、1 万亩番石榴亦几乎颗粒无收,种植业经济损失达6000 万元。此外,全镇受损树木高达9万棵、山林树木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枝条倒伏。“天鸽”台风造成该镇农村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停电停水现象,据统计,2.8 万亩鱼塘因停电缺氧而导致鱼虾死亡共300 吨;0.1 万亩鱼塘因浸过基,走失塘鱼共75吨;受风影响, 工棚共被吹毁 400间,经济损失约2700万元。另外全镇243 户养殖场受到影响,圈舍倒塌损毁面积约19.6万平方米;因灾死亡猪只共约188头,死亡禽只(包括鸡、鸭)共约6.44 万只;损失饲料约187.6吨。横栏镇此次造成了该镇鱼塘受影响面积1815亩,主要是农机设备受损,经济损失约137万元;受灾禽畜养殖场51个,圈舍倒塌损毁9770立方米,死亡禽类1430只,经济损失约 47.5 万元;受灾花木约5238亩,经济损失约3719万元。另外,逸丰生态园的 3000多亩铁皮石斛 36 个大棚,全部被大风摧毁, 损失超 4000万元,其中旭景农科园的番石榴、火龙果、木瓜等也严重受灾,损失超200万元。
目前各保险经办机构均及时开通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手续。随着市农业局协调相关保险公司加快对灾情的勘察,将会有更多的受灾农户获得保险理赔金。希望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增农民灾后回复生产能力。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3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