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变美了,人气也旺了,大伙增收的门路多了。”谈起新农村建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村民张娜不吝赞美之词。一直以来,博罗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如今,走进博罗县各镇乡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俨然一个个景点。
2014年底以来,作为广东省批1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博罗已累计投入2.95亿元,初步打造了“三园四海”,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今,博罗县新农村建设又开启了新纪元,正在加快推进省市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集中精力把7个省级贫困村和33个市级贫困村打造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让贫困村由后队变前队。
成效显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成乡村游热点
宽敞干净的村道,富有岭南特色的民居,绿树成荫的休闲小广场……走进松树岗村,农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让村民高兴的还有乡村美了,人气旺了,增收的路子多了。村民的发展思路也慢慢在改变,以往大家都想着出去打工挣钱,现在意识到在农村也大有可为,渐渐回村发展。张娜就是其中一个,2015年,她从东莞辞工回家,在村里开了一家特产店。除了经营矿泉水、饮料以及日常用品外,她还重点销售罗浮山特产。她说,现在,一天营业额有700多元,其中豆腐花的销量平均一天20箱。“除去成本,一个月的纯收入有几千元,够一家老小开销了。”
松树岗村是博罗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广东省批1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之一,博罗县坚持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以“七星耀罗浮”为主题,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乡村旅游的选区、农民增收的先行区和文化建设的展示区。
截至目前,博罗县已累计投入2.95亿元,已完成建设项目253个,初步打造了“三园四海”(新作塘村“航天农业园”、埔筏村“岭南风情园”、郭前村“水产业观光园”、澜石村“醇香酒海”、松树岗村“烂漫花海”、西群村“清幽竹海”、酥醪村“道庭境海”)七个示范村,形成“七星耀罗浮”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让群众高兴的是,该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推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现代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建共享。通过深入实施农村变景点、农民变旅游从业人员、农产品变旅游产品等“三变”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打造旅游村、瓜果村、现代农业示范村,使农村处处是景点。每逢节假日,长宁镇埔筏村、罗浮山澜石村、横河镇郭前村等地民宿全部爆满。据统计,近两年来,到博罗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游玩的游客累计超过90万人次。
规划先行,贫困村后队变新农村建设前队
除了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外,今年,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该县还加快推进省市贫困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创建工作。
目前,博罗有省定贫困村7个,市定贫困村33个。经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省定、市定贫困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尤其是7个省定贫困村。如博罗县麻陂镇塘尾村的五保户危房改造整体安置项目完工。这座公寓前有绿地、石凳、石椅子供村民休闲散步,公寓内的房间有空调、衣柜等。同时,该村还新建了村卫生站,“美丽乡村·三大行动”扎实推进,村环境越变越美。接下来,该村还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水利基础设施,继续实施村组道路硬底化,建设村民休闲绿道。
杨村镇羊和村在帮扶单位的协调下,在东江边新建一座电灌站,今后该村13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将得到基本解决。同时,羊和村农田纳入高标准农田改造基本完工,农田灌溉水渠实现“三面光”。基础设施得到夯实:新卫生站正在装修,村民看病难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公共服务站完成主体建设,村民办事将更加方便、高效……
接下来,该县各贫困村将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农村发展实际,坚持规划先行,深入挖掘地方产业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美丽新农村,积创建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同时,坚持项目带动,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加快县级扶贫统筹项目和40个省市贫困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努力实现村道硬底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集中供水、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完成人居泥砖房改造。
坚持生态优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先行、清水治污、绿满家园”三大行动为抓手,着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确保到2018年底前所有自然村彻底扭转环境脏乱差局面;到2019年底前基本完成绿化美化,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30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