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舒群:“红梨之母”30年科研路

舒群:“红梨之母”30年科研路

时间:2017/10/24 14:33:10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559

  用30年时间只做一件事,是一份难得的执着;用30年做着自己爱的事业,就是一份幸福的坚守。舒群将她30年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云南优质红梨选育推广工作,她所带的团队培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南红梨,让10多万农民脱贫致富。“红梨之母”成为广大农民对舒群亲切的昵称。

  8月25日上午,在昆明开完会,舒群时间赶回安宁基地,看看地里每棵梨树的情况,基地里的梨树都有着怎样的特性,她都能如数家珍。“3天不下地,心就慌”,舒群作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有着朴素的土地情结。红梨,云南人熟悉不过的水果,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中一张亮眼的名片。自1998年开始跟新西兰合作进行红梨新品种筛选试验,舒群长年累月泡在农村。她说:“搞科研不是坐而论道,也不是闭门造车,只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科研专家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工作永远位”,这是舒群对自己的人生总结。眼见到她,衣着朴实、讲话铿锵有力,爱在地里搞研究也让她脸上泛出“高原红”。在科研方面,舒群不是一个书本上、研究室里的“本分”专家。骨子里的好胜心,让她立志改变云南代红梨酸涩、肉质粗糙的口感,并将红梨这一品打造成为云南水果的名片。面对媒体,舒群尽可能地回避,面对农民,她却愿意亲自上门一对一服务。在红梨选育推广阶段,她带团队给农户的果树进行嫁接,并给果农开展技术培训。起初也经历了农户的不理解,常常一等就是夜里10点,好不容易终于有农户来了,但来的人还没有开展培训的老师多。

  2002年,红梨新品种开始进入市场进行试水销售。舒群每天夜里两点就在昆明东站水果批发市场推销自己新选育的第二代红梨。当时很多人不解,一个搞科研的为什么不好好在研究室里搞研究写论文。她说:“在国外,新品种上市前都有很长的市场调查期,消费者接受了才能全面推广。在国内,没有合理的市场调查,很多不适合市场的产品盲目推出。而且国内很多科研产品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科研与市场脱节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在东站水果批发市场里做了一年的推销员,第二代红梨果真打开了销路。第二年,批发商纷纷主动找到舒群。

  “五一巾帼标兵”、“三八红旗手”……这都是舒群获得的荣誉称号,今年她又获2015年先进工作者殊荣。面对未来,舒群还将在红梨选育域继续探索,让云南红梨的口感真正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喜好。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59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