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对策措施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遗传因素、近亲繁殖易造成死胎、弱胎、畸型胎儿、环境因素、突然改变地理环境或气候条件都可影响奶牛生殖机能而出现暂时性发情不孕、饲养管理、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均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管理不善、运动不足会引起奶牛不发情、疾病、卵巢疾病、奶牛产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激素水平、病理、饲养管理不当、年龄等原因使母畜激素水平分泌不均衡,对繁殖率产生影响、初配年龄和产犊间隔、繁殖技术不当、选购奶牛时要做好鉴定,防止购入遗传缺陷奶牛、加奶牛饲养管理,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积防治牛的不孕症,提高牛繁殖力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本文对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要正确了解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采取积的应对措施来提高奶牛的繁殖率,不仅能增加奶产量,提高奶牛养殖户的经济效益,而且,对于奶牛的品种改良,加快育种进度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奶牛;繁殖率;原因
1影响奶牛繁殖率的因素
1.1遗传因素
由于近亲繁殖易造成死胎、弱胎、畸型胎儿,生长发育缓慢,抗病力差,使繁殖率降低。
1.2环境因素
母牛在严寒的冬季和酷热的夏季受孕率低;突然改变地理环境或气候条件都可影响奶牛生殖机能而出现暂时性发情不孕。就是在同一地区,各年间气候的不同变化也能降低奶牛的繁殖能力。
1.3饲养管理
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均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牛在幼龄时期给予标准的50%饲料进行限制性饲养,体成熟受到抑制,初情期会推迟,长期在不良饲养条件下,母牛的生长受到影响,生殖系统出现如子宫细小、卵巢很小,长期不发情。另一方面,奶牛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将导致物质代谢障碍,乳脂率降低,当精料比例超过50%时,奶牛瘤胃中醋酸发酵被抑制,蛋白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繁殖率下降;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粗纤维不足,除可导致代谢病以外,还可造成胎衣不下与产科疾病。
管理不善、运动不足会引起奶牛不发情,母牛因干奶期管理不善引起的机体状况不良使产后乏情期延长。北方冬春季寒冷,奶牛饮水温度过低、饲喂冰冻的饲料等,可引起流产、胎衣滞留等疾病。怀孕奶牛由于管理不善受到外力的冲撞,有时可使胎儿死亡、流产或干尸化。奶牛产后护理不当、产房卫生差易患产科疾病,使产后发情延迟;不合理用药对妊娠牛造成流产、死胎等,降低繁殖率;初生犊牛护理不当,造成犊牛繁殖成活率下降。
1.4疾病
1.4.1卵巢疾病
如卵巢发育不全、卵巢静止、卵巢萎缩、持久黄体、卵巢囊肿等卵巢疾病都可影响奶牛繁殖率。
1.4.2子宫颈管炎
奶牛子宫颈管发生慢性炎症时,临床检查可发现子宫颈管阴道部粘膜松软,粘膜褶肥厚、水肿、充血和溢血,体积增大,常伴发溃疡,病程较长的可发生结缔组织增生。发情配种由于精子不能顺利通过子宫颈管或由于炎症渗出物或毒性物质的影响,可造成精子死亡,致使奶牛不孕。
1.4.3子宫疾患
如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积水、干尸化等,使子宫内膜不能释放雌性激素,体内溶解黄体的机制遭到破坏所致。引起子宫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产后子宫感染、助产、输精、剥离胎衣消毒不严或操作不当均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带入子宫。
1.4.4传染性疾病
布氏杆菌病、牛钩端螺旋体病、滴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可致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弱胎、死胎。
1.4.5奶牛产后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通常是由难产、胎儿腐败或助产不当、软产道受到创伤和感染而发生;也可由严重的子宫炎、子宫颈炎及阴道阴门炎引起;胎衣不下、子宫脱出、子宫复旧延迟以及严重的脓性坏死性乳房炎有时也可继发此病。病原菌通常有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并可形成混合感染。奶牛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即使治愈,也会后遗泌乳下降和不孕。
1.5激素水平
由于病理、饲养管理不当、年龄等原因使母畜激素水平分泌不均衡,对繁殖率产生影响。雌性动物次发情时,由于卵巢没有黄体,血液中孕激素水平较低,常常发生安静发情,即只能排卵而不表现发情征状;促性腺激素和雌激素分泌异常,使牛分娩后初次只排卵而无发情征状;垂体促性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或比例不平衡,使牛发情时断时续,发情时间延长,卵巢上的卵泡交替发育;促黄体素分泌不足,导致卵泡不破裂,而大量的雌激素反馈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中枢神经系统烈的性兴奋,使牛发情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妊娠黄体分泌孕酮不足,而胎盘或卵巢上较大的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过多,造成奶牛孕后发情或假发情,容易造成误配引起怀孕牛的流产。
1.6初配年龄和产犊间隔
奶牛的初配年龄是生长18个月,性成熟经过两个发情周期后,此时配种受孕率高。产犊间隔为12~13个月,奶牛繁殖机能停止的年龄为15~22岁,所以正常情况下,奶牛一生可繁殖15头左右小牛,但由于养殖户在具体饲养管理和授精时,由于种种原因,经常导致奶牛屡配不孕。一头奶牛一生仅繁殖7~8头小牛,损失巨大。
1.7繁殖技术不当
发情鉴定不及时,检查不适当,精液品质低,会造成受胎率低下;输精技术不规范,输精时间、输精部位不合适都影响受胎,部分牛发情时子宫颈开张不全,输精枪较难通过,行插入,易出血感染难以受孕。
1.8其它因素
异性孪生母牛犊,虽有外生殖器官,但成年后大部分为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有的无子宫颈口,有的无子宫和卵巢,无生殖能力。
2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对策措施
选购奶牛时要做好鉴定,防止购入遗传缺陷奶牛,同时避近亲繁殖。要从正规渠道购进冻精,引进冻精后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加奶牛饲养管理,做好母牛的发情观察。为奶牛创造适宜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分娩时严格消毒产房和牛体后躯,以自然分娩为主。要加饲养管理和检查发情。每天不少于4次发情观察,每次观察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冬季牛群在牛舍时间较长,可以通过观察牛床上母牛生殖道所排出的黏液情况来判断奶牛是否发情。
严格人工授精操作技术。采用优质冻精,直肠把握,适时(奶牛发情后0~6h)而准确地把一定量的精液输到发情母牛子宫内的适当部位(子宫颈深部5~8cm处偏排卵一侧),避生殖道损伤,实行两次输精,间隔8~12h输第二次。
积防治牛的不孕症,提高牛繁殖力。根据牛的不孕症的类型,分门别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于先天性和生理性的不孕应注意选择淘汰。老龄母牛繁殖力减退,也应及时淘汰更新。对患传染性疾病牛,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防疫和检疫规定,按规定及时处理。对疑因传染病引起的难孕牛或流产牛,应尽快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对于子宫或卵巢炎症等非传染性疾病,应根据发病的原因,从管理、激素治疗等方面着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采用现代繁殖技术,提高奶牛繁殖率。包括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控技术、早孕诊断等技术。
做好奶牛繁殖管理检查记录:做好发情配种记录;产后母牛胎衣排出时间完整记录;恶露排出颜色、数量的记录;是否难产的记录;产后次发情时间记录等。结合记录和实际观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奶牛受胎率。
做好母牛接产和产后护理及犊牛培育工作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5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