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技术资料 >> 紫甘蓝栽培技术

紫甘蓝栽培技术

时间:2017/11/13 15:33:51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887

  一、培育壮苗

  1.品种选择选择从荷兰引进的适宜春露地栽培的早熟品种“早红”,叶色为紫红色,叶球为卵圆形,单球质量0.75~1公斤,每亩产量1500~3000公斤。从定植到收获约65~70天。

  2.适期播种 春露地栽培可在1月中旬至2月上中旬保护地育苗,千籽播种,营养钵育苗。播种前将营养土充分浇水,播种后覆土1.5厘米厚。然后盖膜,促壮苗早发。

  3.苗期管理 一般苗龄70~90天,播种至2片真叶出现20~30天。白天温度25℃,夜间温度以15℃为宜。幼苗出齐后,再把温度降到白天20℃,夜间10℃,以防止幼苗胚轴伸长。幼苗期从3片真叶长到6~8片真叶需45~60天。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白天保持在15℃左右,夜间7~8℃,逐渐接近露地的温度。壮苗标准是:有6~8片真叶,节间短,叶片厚,色泽深,茎粗壮,根群发达。

  二、整地施肥

  紫甘蓝是喜肥作物,底肥一般亩施优质圈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钾肥15公斤,与土壤耕耙均匀后整地做畦。一般做成1~1.2米的平畦。

  三、定植

  露地栽培不宜提早,以植株未熟抽薹。一般在春季重霜过后,气温6℃以上时定植。采取“水稳苗”,水量不易过大,以促使缓苗快和提高地温,增幼苗的抵抗力。定植密度行株距为50厘米×50厘米,每亩定植2500~2600株,栽植深度以叶片留在上面,心叶不埋入土为标准。如采取改良式地膜覆盖栽培,前期起小棚作用,后期起地膜作用,可促早熟和高产。

  四、田间管理

  紫甘蓝需肥量大,在幼苗期、莲座期和包心期共追肥4~5次。其中莲座期和结球包心期需肥量大,应重施。缓苗后浇1次缓苗水,在缓苗后10~15天,每亩随水施入尿素15~20公斤。莲座中期进行第2次追肥,亩施尿素15~2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0公斤。从定植到莲座后期30~40天,心叶开始内合表明已到结球期,此期是紫甘蓝生长快、生长量大的时期,也是需要肥水量大的时期。所以结球期要结合浇水追肥2~3次,每次亩施磷酸二铵10~15公斤,后期少量追施化肥,尤其收获前不要肥水过大,以裂球。雨水过多根系生长不良,易发生病害,要注意排水。

  五、防治病虫害

  在结球期易发生软腐病,发病初期喷洒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隔7~10天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对菜青虫、甘蓝夜蛾可喷洒2.5%功夫菊酯3000~40m倍液防治。

  六、采收

  紫甘蓝在叶球比较紧实时采收为宜。一般早熟品种亩产量1500~3000公斤,收获标准是叶球充分紧实,切去根蒂,去掉外叶,做到净菜上市。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87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