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各地农业经济比重都在不断下降,甚至部分省市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已经降到5%以下。但无论农业比重降到什么程度,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什么时候都不会改变。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正确处理增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富民增收能力,内外并举、城乡互动,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标准化、专业化、品化、科技化和市场化水平。
坚持理念引,不断拓展三农发展思路。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话,先进理念引非常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新理念、一个金点子,就可能催生一个新产业。在谋划和组织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坚持用现代理念谋划现代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经营现代农业项目的思路,一方面,要把已经得到各级各界和广大农民广泛认可的一些理念,如“把农业作为产业来经营、把农产品作为商品来打造”;“品农业既要有名,更要高效”;“现代都市农业要惠及市民、致富农民”等推而广之,并运用到农业发展建设中,以期发展更大作用,产生更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充分汲取外地先进经验的精髓,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站在世界农业发展前沿,借鉴、思索、提炼能够对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启发、指导、引作用的前瞻性的新思维、新理念,并广泛传播、大胆实践,以新理念开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农村的新路径。特别是当前应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做好以文化丰富现代农业内涵、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效益的文章,增加各类农业活动的文化气息,培养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高素质农民,建设文化底蕴丰厚的新型农村。
坚持品立农,增进现代农业效益。从各地实践看,推进品建设,对拓展农业市场、提高经营效益和树立某个地区整体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山东省章丘市近年来连续实施品农业建设年、推进年和提升年活动,推出了章丘大葱、鲍芹、明水香米、薄壳核桃、生态甲鱼等品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和整个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了农产品营销市场、增加了农民收入。各地应坚持品立农的理念,在充分发挥品效应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做好农产品品培育和提升文章,搞好品注册、“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并借助各类媒体的力量,参加展示展销活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促进一般性品农产品向名产品、金产品跨越;另一方面要做好品保护文章。特别是对赢得市场广泛认可的名优农产品,要内抓安全质量、保持独特品质,外抓市场管理,杜假冒伪劣,避过度包装、防止鱼龙混杂、自砸子,让好品持久发展;再一方面做好高效发展文章。对知名度较好的名优农产品,应指导经营者走好节本增效、减少流通环节增效、扩大规模增效、组织化经营增效等路子,降低价格巩固市场,增加效益健康发展。
坚持科技兴农,提供力发展支撑。特别是在当前各级惠农政策逐步落实、物化投入不断加大情况下,科技进步对实现粮食及主要农作物增产增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化科技投入,一是应从机制和体制上下功夫。在理顺县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优化基层农技推广环境,尽快解决线断网破人散问题的同时,从满足农民生产经营对先进实用科技需求、调动基层科技人员积性出发,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构建市、镇、村、户四级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破解农技推广后一公里问题,让先进实用技术及时顺畅地推广到农户,应用于生产。二是抓好重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改变科技人员浮在省地市一级、远离农业农村的现状,引导承担重点农业科研课题的科技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的作用,从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农民需求出发设置课题、让基层农技人员承担课题,把成果留在农民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三是抓好重点科研推广项目。一方面抓好各类实用科技的推广应用,推动现有产业和优势产品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节本增效;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围绕主导产业进行科研创新,解决农业发展的制约性问题;再一方面要注重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革命性的原创高科技和超级稻等独特农畜良种,并促进高科技与资本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知本农业,使科技成果由一粒种子裂变成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坚持人才支撑,培育更多新型主体。人才建设带有根本性、长远性。培育一个或一批人才,就能带起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针对当前各地农村人才规模还不大、结构还不够合理的状况,应按照扶持一批带动一片的要求,加大人才建设的力度。注重在人才培养培育上下功夫,让更多有愿望的农民有机会参与培训、接受培养;在发挥典型引导作用上下功夫,通过组织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以优秀人才的典型事迹,引导更多农民特别是回乡大学生、有志青年自觉成长成才,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建功立业;在扶持服务上下功夫,对优秀人才发展上给政策、经济上给项目、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平台、提供环境。使我市新型农村人才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好农村的骨干力量。坚持产业提升,挖掘农业发展潜力。章丘市近年来通过对大葱产业进行产品细分、市场细分、适度包装,有效提升了经营效益。这一事例有力证明,在挖掘生产环节增收潜力的同时,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拉长做粗产业链条,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方面应在种养环节上下功夫,靠品质、靠特色、靠科技提高效益;另一方面重点在产后加工营销上寻求新突破,加快抓好适宜加工的农产品的加工品,加大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力度和对现有龙头的扶持力度,并促进龙头与基地、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机制,让农民分享农产品深加工的利润。同时,不断壮大农产品营销队伍,做好研究市场、抢占市场、巩固市场工作,以营销带动生产。
坚持全面开发,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农田基本建设在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当前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发展对农业基础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质装备水平应进一步加。为此,开展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一方面应着眼满足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经营转变的趋势,从沟渠路林桥涵闸电管泵房等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向开发建设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设施推进;另一方面着眼满足保护性、设施化栽培的要求,由平面开发向立体开发推进,由地下、地面向地上空间发展,使物质装备与新的产业形态相匹配。坚持招商引资,增添农业发展活力。当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以及农民投入能力弱的现实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化农业大生产的推进。破解这一问题,应抓住城市资本加快向农业域和农村流动、部分工商企业大举进军高效农业的有利契机,以土地为优势资源,力推动农业招商引资,实现城市资本、项目与农村土地的有机结合,增添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当前,应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以土地规模经营带动招商引资,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因势利导推动土地向合作社、种田大户和农业企业手中流转。同时,针对农业投资大、见效慢的实际,制定具有较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创新方式,拓宽路径,面向山西等民间资本密集地区,面向浙江等高端高值农业发达地区,面向农业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招项目、引资金,借助外部力量加速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
坚持统筹共赢,推进各类要素集聚。应统筹好大农业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处理好粮食增产与发展经济作物的关系,既要发展高效产业,更要关注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供应,始终不放松粮食生产;统筹好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实行差异化发展;统筹好农业与二三产业的关系,一方面坚持把农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任何时候都要牢牢抓在手上不放松,另一方面应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推动农业功能与农产加工业、乡村旅游业融合,实现产业之间相互链接、共兴共荣;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生产消费良性互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推进。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184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