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都市农业发展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比思索

都市农业发展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比思索

时间:2017/11/30 15:00:12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6709

  都市农业是一个综合性地域经济的概念,调对大都市的保障功能和服务功能,是都市化地区周边与间隙地带的农业。它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其实质是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相结合,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相融合,城乡差别逐渐消灭过程中一种发达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具有生产、生态、生活和示范与教育四大功能。

  1不同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比较

  发达国家的都市农业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趋于成熟,有不少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1.1美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美国的都市农业和传统农业并没有明显的分界。近20年来,美国都市农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占美国农业生产总面积的10%,农产品价值占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经验有:

  (1)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开发。过去20年,美国在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方面的投入年均增幅15.5%,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达35亿美元。现代农业已成为美国高科技重要的买主。农场主用计算机监测土壤的盐分、酸碱度、温度、成分等,识别杂草和病毒,从而准确采取有效措施。

  (2)及时向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美国农业的商品率和出口比重大,使得它不但受到国内市场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国际市场的左右,离开了准确、及时、的市场信息,美国农业将无所适从。美国农业市场信息主要是由农业部市场营销局与分布在各地的农产品市场报价员配合提供。为确保农民利益,美国国会要求农业部每个月都要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目前,借助电话线等方式使计算机联网,农民在家里就可以获得关于产品价格波动、品种改良、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数据[1]。

  (3)在家庭农场的组织形式下,都市农业专业化程度高。从20世纪50年代起,农场逐步从多种经营转变为专业化经营,一般只经营一种产品。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的比例为76.9%,大田作物农场为81.1%,果树农场为96.3%,牛肉农场为87.9%,奶牛农场为84.2%。各类果品,特别是苹果、柑橘、葡萄等大宗果品,基本上都是由专业化农场或公司生产经营的。有些农业公司已经列入美国大的500家公司,其生产专业化程度比之制造业大公司毫不逊色[2]。

  (4)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为农业服务的组织主要有:各类大型生产资料公司;为农民提供信贷的银行、信用社;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社、协会、农贸市场等。(5)农业生产模式种类繁多,如农场独立经营、农场与公司联合、农场与协会联合、农场与合作社联合等模式,体现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3]。

  1.2欧洲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设施农业和“温室革命”与完善的社会服务网络相辅相成,使荷兰成为世界农业国。荷兰是欧洲具有发达都市农业的国家,其生产组织形式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主要采用集约化设施农业。荷兰人多地少,土地资源非常稀缺。在经济利用土地的问题上,以花卉为代表的园艺业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更好的技术”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诀窍”。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由于摆脱了土地的约束和天气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可以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可以按照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在产后的包装、销售方面,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目前,荷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多年来,荷兰政府将农业定位为持续、独立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创造出“三高一快”的奇迹:土地生产率高,每公顷2468美元;土地创汇率高,每平方米农用地出口额1.86美元;人均创汇率高,为14.06万美元;出口增长快,1961~1999年农产品净出口额增加了45倍[4]。

  法国是高度城市化但农业又非常发达的国家,其都市农业的组织形式以中型家庭农场为主。在欧洲,法国是中小农场多的国家。它充分利用欧共体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和发展各种农业协会组织,鼓励农场间的土地合作,以扩大土地作业规模。在农场面积较小的地区,为解决土地过于分散的问题,政府提倡和鼓励农民集体生产,出现了“农业土地组合”和“农业共同经营组合”等以土地合作为主的农村合作组织。法国巴黎大区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农业也非常发达。巴黎大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生产以私人农场为主,种植业农场规模较大,一般有近几百公顷;“菜篮子”产品的农场规模较小,一般为10hm2以下;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德国的市民农园是都市农业早的生产组织形式。19世纪后半叶,德国正式建立“市民农园”体制,其主旨是从健康的理念出发,让住在狭窄公寓里的都市居民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近年来,建立市民农园的主旨转向为市民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使久居都市的市民享受田园之乐。市民农园的土地主要来源于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公顷,由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共同承租。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产品总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在德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参加1~3个合作社,各种合作社在区域范围内成立联社,并设立机构,代表农民在经济、法律、税收等方面的利益,负责设立合作组织基金,保持与政府及国内外农民合作组织的联系,这种合作社保障了分散的市民农园在产、供、销和技术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荷兰、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都从立法和政策上大力扶持都市农业发展。荷兰政府为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并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德国1983年修订了1919年有关市民农园的立法,规定所有都市都有义务将市民农园提供给市民,保证每10户居民中就有一户拥有市民农园。法国通过立法鼓励农民长期出租土地,推动都市农业规模化经营,同时,提供一系列补助和减息贷款来扶持中等农场的发展。

  1.3亚洲国家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日本的都市农业发展相对较晚,仅有30多年的时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成效显著。日本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迅猛扩张,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出于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的土地,于是可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目前,日本的都市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三大都市圈内。按经营形态划分,日本都市农业主要有以下8种形式:市民农园、银发族农园(日本专为65岁以上的退休“银发族”开辟)、农业公园、民宿农庄、观光农业、农村留学、自然休养村、体验农业。其经验为:

  (1)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日本各级地方政府是保护都市农业的主体。据统计,日本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不下258项。

  (2)模式多样,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

  (3)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除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政府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其学习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4)依靠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应用高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产品品质,进行市场销售。

  (5)通过有机农业向都市居民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6)农业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和智能化发展,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果菜,田间作业靠机器人控制,高科技应用广泛[5]。

  (7)都市农业“上天入地”,地下室和楼被充分利用。韩国的都市农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的“新农村运动”。80年代以来,韩国推行绿色观光理念,作为自然导向型产业,绿色观光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利用业余时间在农村体验农林渔业的机会。韩国农业协会联盟成立于1961年。在过去的50年中,韩国农协通过开展各种业务如销售和供给业务、银行和贷款业务、保险业务和咨询服务等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农协根据农民的年龄结构和其种植的农产品种类建立农业协作小组,并为这些小组提供各种服务。为了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韩国农协经常访问农场,为农民排忧解难。农民可以通过拨打119咨询服务热线或通过计算机访问韩国农协主页寻求帮助。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几乎没有农村,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低(不到1%),所需食品90%从国外进口,其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都市农业主要是现代集约的农业科技园,它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目前,新加坡建有6个农业科技园,占地15万平方米,每个园内都有不同性质的作业,如豆芽农场、养鸡场、牛羊场、胡姬花园、鱼场、磨菇园和菜园等,每个小农场平均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这些农场应用新、适用的技术,以取得比常规农业系统更高的产量,比如新加坡著名的热带花卉———胡姬花(兰花)、国花———锦万代兰、观赏用的热带鱼等,年出口值达6000~7000万美元[6]。另外,新加坡利用科学技术公园的研究成果,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比如采用细胞移植法培育花卉,使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二大剪枝胡姬出口国。新加坡向来进口蔬菜,目前农民已采用水栽法成功地栽种甜瓜、椰菜花等蔬菜,除供应本国外,还出口欧洲。

  2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比较

  本文重点介绍北京、上海、武汉三个“国际现代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2.1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型于一体,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主要标志是北京都市农业的特点。北京的都市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产业型都市农业。“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高北京市的肉、蛋、鱼、奶、果、菜的自给率、合格率和应急保障能力。

  (2)示范型都市农业。北京海淀区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典型代表。这些农业园区集科研、科技示范、生产加工、营销、推广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与国际接轨的特点。

  (3)观光型都市农业。其形式主要有:休闲农场、观光农业园、农家乐、采摘园、特色农庄、垂钓渔场、高科技农业园等。

  (4)文化创意型都市农业。即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创意为手段,以特色文化元素为切入点,积开发以文化为吸引物多业态融合的产品,比如平谷的桃花宴、大兴的千人饺子宴、密云的鱼王美食节、通州的南瓜主题公园等[7]。可见,北京都市农业的主要功能不再是生产产品,而在于它的公益性。《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次提出建设5个农业发展圈:

  (1)城市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城近郊区组成。重点发展以城市绿地、园林景观等为主要内容的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

  (2)近郊农业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和精品农业。

  (3)平原农业发展圈:由远郊平原地区及浅山区组成。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大宗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农业。

  (4)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重点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5)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由北京周边津、冀部分地区组成。重点抓好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屏障建设。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北京市农委出台了《关于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政策意见》,明确扶持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的建设;市林业局制定了《北京果品质量等级标准》,鼓励农民建立有机果品生产基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2006年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农商行也制定了《“协会+农户”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24亿元,各区县也陆续出台了配套补贴办法。

  2.2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将建设都市农业作为上海发展现代农业的要目标,并确定重点打造“绿色、生态、装备、服务”四大农业。上海大力开发和培育观光旅游业,重点发展三个物流园区:外高桥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应用微生物产业,在食药用菌生产和研发技术等方面具有较的优势,在率先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上海正在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本地产鲜活农产品低保有量制度。据相关规划,到2012年,上海本地猪肉、禽蛋、水产品的生产上市量要保持在全市消费量的25%至50%;鲜活度高、不耐储运的绿叶菜和鲜奶的“本地保有”比例要更高。上海正在把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组织的发展,都市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内在经营活力增,其对城乡人才的吸纳能力也在加。上海都市农业的产业链也在逐步延伸。上海支持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农产品产销对接。一批“田头研究所”、“田头培训学校”、“田头超市”等新型的服务机构相继出现,互联网、电话等直销渠道减少了流通环节和流通成本,并逐步把提货点布设到城市社区内[8]。

  2.3武汉发展都市农业的先进经验

  湖北省油菜年产量连续15年冠居,素有“世界油菜看,油菜看湖北”的美誉,淡水鱼产量连续10多年居之。2009年,武汉蜂产品总产量达到4万吨,出口创汇突破3000万美元,占蜂产品出口创汇的25%。2011年初,武汉江夏的法泗大米和舒安藠头新列入国家质监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上梁子蔡甸莲藕、洪山菜薹、湖大河蟹、张渡湖黄颡鱼等,武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增加到6个。武汉农产品质量安全连续3年排在大中城市前列。这些骄人的成绩离不开“两级三层”的武汉监管模式,它被农业部树立为三大主推模式之一。“两级”即建立市、区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三层”是指生产基地自检、经营单位自检、市区抽检。近两年,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交易品种为多,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四荒地”使用权等九大类交易品种;服务链条长,为交易各方提供价格指导、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登记托管、担保融资等一条龙服务;融资金额高,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武汉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发放贷款2.5亿多元,其中单笔高贷款达4000万元,创下农村综合产权抵押贷款总量和单笔金额两项高纪录[8]。武汉现代都市农业主要有以下模式:

  (1)农村土地综合利用模式:着眼于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使农村土地实现优、合理利用。

  (2)水资源优化利用模式:通过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业生产节水工程,加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等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整合模式:整合区域内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部门的科技资源,使其效益大化。

  (4)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对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类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保护环境。

  3结语

  都市农业反映了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高度发展背景下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期望和探索。都市农业的高度融合性、多功能性深刻地反映了城乡关系的新变化,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完善的生产流通体系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保障;建设完善的科研、教育、推广体系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有效手段;宏观管理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持;集约化、标准化、低碳化、品化、多功能是都市农业的方向,这是总结国内外都市农业实践得出的基本经验。

  总的来说,世界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是:由管理型向经营型转变、生产型向生态型、生活型转变、商品型向品型农业转变、传统型农业向文化型农业转变、重量型向轻量型转变、单纯农业生产向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转变、以生产环节为主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从农业内部循环转向多产业开放性的现代服务型产业转变、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我国各地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过程中应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深刻把握世界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广泛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地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两型社会”、城乡一体化建设。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709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