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够的矛盾
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模式,物流业务外包速度慢、层次低,大量的物流需求分散在企业;流通企业也在化自己的物流能力,社会化程度低。
物流业“小、散、差、弱”,专业服务能力不,不能够满足供应链“一体化”的物流需求。
如何提高专业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值得思考。
二、物流产业 “做大”与物流费用“做小”的矛盾
做大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产业,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产业的规模还不够大。
国际上通常用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物流发展的水平,目前我国的这一指标还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左右。
如何通过产业化、社会化方式,做大物流产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
三、社会物流费用比率居高不下与企业利润每况愈下的矛盾
我国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多年来徘徊在18%左右,很难下降,物流企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上升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完善,成本高、效率低、损失浪费大。比如汽车的空载,铁路的运能不足,我们用汽车烧着柴油来拉煤炭。在这次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业长期规划中,我们定下这样一个主题: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物流保障。
如何完善物流体系,既使物流总费用逐步降下来,又让物流企业形成正常利润机制,值得研究。
四、经营主体庞杂与维护市场秩序的矛盾
比如,我国现有载重运输车辆1116万辆,道路运输经营主体722万家,每一主体平均拥有车辆仅为1.55辆。
市场竞争失范,恶意压价、货物丢失、卷款走人等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整合经营主体,提高市场集中度;同时改善底层业户经营环境,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矛盾。
五、各地抢先发展与全局综合平衡的矛盾
各地政府重视物流业发展,都想把自己作为区域性、性甚至国际性物流中心,但缺乏全局的综合平衡和区域内的协调配合,有可能造成盲目上马、重复建设。
如何既发挥各地积性,又能够做到合理布局,综合平衡是一个问题。
六、各类基础设施自成体系与整体效率的矛盾
就单个来看,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发展很快,已有相当规模。但线路与线路、线路与节点,各地方、各部门自成体系,衔接配套性差。
物流用地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原有物流设施面临拆迁改造,新建设施“用地难、地价贵”;另一方面,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倾向,也有的借物流园区名义圈占土地,改变用途。
如何发挥存量资源综合效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亟待探索。
七、引进外商外资与防范产业损害的矛盾
国外物流理念、管理、技术、资金和人才的引进,推动了物流业发展,然而国外企业优先发展、优惠发展、过度发展,在某些方面已形成垄断态势。
如何解决我国货物贸易顺差与服务贸易逆差的矛盾值得重视。
八、推行绿色物流与节约成本的矛盾
推行绿色物流,需要投入,投入将增加企业成本,国家应该出台政策予以补贴。
如何形成适当的补偿机制,调动企业绿色物流的积性,值得思考。
九、现代物流发展模式与现行体制政策的矛盾
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是物流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打破了原有边界,对管理体制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行的体制政策,不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主要是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在经济管理部门没有单独户头,现行政策对一体化运作和网络化经营形成障碍。
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八大对策
扩大物流市场需求;扶持专业物流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促进各类资源整合;鼓励经营模式创新;提高物流信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营造体制政策环境。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5606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