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平县农业紧紧围绕“绿色跨越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国家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为统,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探索“基地示范引、一镇一园、陕富订单、富平奶山羊”新模式,精心谋划,创新思路,倾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力推进,使全县现代农业健康、绿色、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成就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继富平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后,2013年4月又被认定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县。已探索实践了以富平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龙头,以“一镇一园、一镇多园”为载体,以园区核心区建设为重点的示范区建设推进模式。目前全县在建涵盖种植、养殖、林果、生态休闲、农产品加工的各类园区共28个,规划建设面积25万亩左右,截止2013年底已完成建设面积近15万亩,入园企业20余家,合作社50多家,带动农户4万余户。以订单农业为主导的“陕富”粮食产销模式,全面启动实施。以政府资金为担保的融资新模式,直接撬动5000万元,向各类现代农业建设主体和试点单位进行融资,积破解融资难瓶颈问题。
成就二粮食跃上新台阶。十二五期间,全县粮食年平均播种面积稳定138万亩次,良种覆盖率100%,年平均产量超9亿斤,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201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38.9万亩次,总产量达9.43亿斤,创历史高纪录,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
成就三设施瓜菜规模快速扩张。至2013年底,全县设施瓜菜种植面积达13.8万亩,总产36万吨,比十一五末面积增加3万亩,产量增加8万吨,分别增长27.8%和28.6%。2013年设施蔬菜(辣椒)亩均产值达1.2万元以上,甜瓜亩均产值超过8000元以上,实现设施瓜菜优质高效。全县较往年增收2亿元以上,总产值达到9亿元,设施瓜菜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优势支柱产业和新亮点。
成就四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征程。截至目前,全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家(其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固定资产总额45.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带动农户数14.6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75%。
成就五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提高。2012年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继“富平柿饼、流曲琼锅糖”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后,2013年成功申报“富平尖柿”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正申报“富平九眼莲、富平奶山羊、富平羊奶”3个地理标志产品。全县共注册各类商标208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6个,已认证7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2个,有机转换产品认证2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市级以上农产品27个、市级以上名农产品8个。
成就六农民组织化、职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至2013年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426家,入社成员3.6万户,注册资金7.65亿元,联系带动农户8.65万余户。建成市级示范合作社20家,市级重点示范合作社7家,省级百示范社7家,示范合作社2家。职业农民培育实现零突破,2013年被陕西省列为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培育职业农民100名,并颁发了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目前在申报部级职业农民培育新增试点县。
成就七一村一品休闲农业跨步迈进。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一乡一业示范镇7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7个,曹村镇马坡村评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陶艺村认定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庄里镇王庄村入选“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建成休闲农庄5个,农家乐89个,7个农家乐明星示范点,规模以上的休闲旅游农业园区2个。
成就八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651元,比十一五末的4329元增加2322元,增长53.6%。预计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30元。
美丽富饶的频阳大地,曾经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如今,勤劳勇敢的富平农业人再一次以昂扬的斗志,抢抓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和陕西东大门建设的历史机遇,奏响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音,吹响了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的新号角,用自己的行动、智慧、奉献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壮丽的华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4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