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与小麦条锈病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

与小麦条锈病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

时间:2014/9/4 11:17:2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846
     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所长陈万权在农科讲坛上指出,虽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项目,发现了小麦条锈病存在秋季菌源和春季菌源两大菌基地,明确了病害源头与治理重点区域;揭示了条锈菌毒性变异的主要途径和品种抗锈性“丧失”规律与原因,创建了品种抗锈性鉴定评价与病菌毒性变异监测的技术平台;提出了“重点治理越夏易变区、持续控制冬季繁殖区和全面预防春季流行区”的病害分区治理策略,构建了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20092013年间在8个省(市、区)累计推广面积近4亿亩次,实现了有病无灾和病害持久控制,每年挽回小麦损失20亿公斤以上,增收节支总额达150多亿元。但由于我国是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生态环境复杂的国家,眼下病菌的致病性变异和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因素还在不断变化,因此与小麦条锈病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争。

  据陈万权介绍,小麦条锈病是非常古老的病害,据推测,大概有四到五千年的历史。由于条锈病菌的夏孢子能随高空气流远距离传播上千公里,而且其发生危害具有长期性、流行性、变异性等特点,所以条锈病有效防控已成为长期的国际性难题。

  陈万权认为,我国防治小麦条锈病不能年年应急、年年急,要从寄主、病原和环境三个方面寻求治本之策,建立病害持久控制的长效机制。先要弄清病菌的变异机制,培育持久抗病品种,解决品种抗病基因单一化问题;其次要围绕菌源基地的综合治理,开展协同攻关、联防联控,针对不同区域病害发生危害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地组装和优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与模式;第三要通过技术培训与媒体宣传,提升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技能,通过专家指导与示范带动,提高农民科学防病技术水平,通过政府主导与行政推动,扩大防病技术的应用规模和应用效益。

  陈万权表示,农业科研工作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和长周期性,任务十分艰巨。它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一年又一年的坚持;没有高楼大厦的奢华,只有田间地头的守候;没有激情澎湃的刺激,只有孜孜不倦的试验。作为一个农业科研工作者,服务的产业是庞大的农业、服务的对象是贫穷的农民、服务的场所是落后的农村,使命要求我们必须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必须具备长期坚守、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求实精神和不图名利的奉献品格,必须要有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大力开展科研协作,要深入农田接地气,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贡献毕生精力。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4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