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政府对农业生产重视不够
与第三产业相比较,基层政府在农业方面的重视力度较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没有试验示范基地
随着种粮田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以及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政府把主要精力投入在工业和第三产业上面,农业则放在次要位置。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部分土地是为农民所承包管理,农机部分没有试验示范基地。
1.1.2研制推广资金缺乏
由于地方财政相对比较紧张,大部分资金都用于经济支柱产业发展上面,农机研制推广资金逐年减少,甚至部分县市完全没有任何经费。
1.1.3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与过去相比较,现在农机部门很少召开先进农机具现场会,重视度锐减,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受挫,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2农机推广机制落后于经济发展
过去,传统的农机推广机制是以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为主体而全面实施。这对引进合适的农业机械,防止因投资失误而造成损失,促进农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种机制只能由农机部门单独操作,对农机部门依赖性很大,导致这种机制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很多弊端。因此,改变传统而落后的农机推广机制十分必要。
1.3农机推广人员素质较低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步老化,新老交替速度慢,而后备军寥寥无几,农机推广人员技术能力比较弱。由于农机推广部门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农机推广人员工资有保证,从而农机推广人员不思进取现象严重,导致农机推广事业发展受阻。机构改革以后,大部分的农机推广人员都投入到政府工作中,农机推广知识滞后,各种培训逐渐减少。
1.4农机推广观念和技术落后
一直以来,农机推广工作重视产前和产中的机械化,而忽略了产后的机械化,只注重小农业的机械化而对大农业观念重视甚少,例如:农业工程机械化、农业环保机械化。因此,农机推广人员需要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才能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2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解决措施
2.1加政府的重视和化农机推广工作
当前,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农机部门应抓住机会,尽全力争取得到政府的理解和支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政府要运用先进的、高效的手段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推广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农机技术。召开各种不同形式的农机作业现场会,邀请当地导参加,使导及时掌握农机工作情况,了解农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向政府反映情况,以争取政府能够给以支持。
2.2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激发农机推广人员积性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对农机推广实行年度目标考核,促进制度的规范以便良好管理。增加农机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将农业机械管理和推广工作纳入预算之中,向管理工作注入经费。只有提高了农机工作人员的工资,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提高人员积性,以便农机工作人员放心大胆地去工作。
2.3加人员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素质
农业机械化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农机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尤其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农机现代化作出贡献。经常组织农机人员进修学习,采取措施鼓励农机人员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为农机推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机工作提供动力。
2.4建立农机推广信息网络
随着网络信息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以网络为媒介的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益。以乡镇、接到为单位,在农业生产中建立农机推广示范点,收集各产业对农机的需求情况。加与农业协会的联系并建立相关的制度,通过互联网收集农机企业的信息,以获取农机企业的新动态。此外,还可以与农机研究所建立信息联系,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使农机推广部门与生产企业、用户、科研单位融为一体,及时获取新信息。
3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农机推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农机市场的需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农业重视度不够,农机推广机制落后于经济发展,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素质较低,农机推广观念和技术落后。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是加政府的重视和化农机推广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激发农机推广人员积性,加人员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素质,建立农机推广信息网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机推广工作和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发展。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01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