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浅谈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浅谈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时间:2014/9/28 14:39:04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902
   摘 要:玉米是我国的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大,而影响其产量的主要因素除了气候、栽培管理技术外,病虫害的影响也十分重要。特别是玉米的种植密度逐年增加,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加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

  1 玉米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具体而言,导致玉米出现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病原基数与越冬虫口基数大

  由于土、肥带菌,病原基数相对较大,通常玉米连作的田地发病比较严重,连作年限越久,土壤中存活的病菌就越多,长此以往导致土壤中存在大量病菌;饲养牲畜的饲料带有病菌,很多病原孢子虽然经过动物肠胃但仍然存活,随牲畜粪便排出体外,导致粪肥带菌;用于沤粪的秸杆带有病菌,腐熟不充分即被施播于田间,无法彻底杀灭病菌,甚至有些农户为了提高土壤肥力采用秸秆直接还田的方法,也会导致田间带菌;虫源田多,越冬虫口的基数相对较大,如果玉米种在杂草丛生闲置的土地上,即使种植冬作物也会由于管理疏忽为危害玉米的害虫提供越冬条件,比如螟虫、粘虫或者蚜虫等,这些在寄主作物上安全越冬的害虫均会成为来年的虫源。此外,如果玉米秸秆未经处理,也会对玉米螟的安全羽化提供有利条件。

  1.2 气候原因

  如果玉米处于苗期阶段,保持干燥气温与较高温度,而降低田间湿度,则对苗期的正常生长十分有利,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反之,如果玉米苗期天气阴雨连绵,环境条件高温高湿,则会为病菌孢子的萌发入侵、迁飞害虫的入境提供便利条件,增加病虫害的侵入。当玉米处理喇叭口期阶段,如果环境气温高、湿度低,并且雾露少而短,则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并且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反之,如果该时期气候温湿度高、逢连日阴雨,则会导致玉米发生纹枯病、大小叶斑病、玉米蚜与玉米螟等病虫害。当玉米处于抽穗扬花期,气候温湿度适宜、田间具有较好的通透性,则对玉米的扬花、结实十分有利;反之,处于雨过天晴的气候中,会导致田间环境温度高、湿度高,则引玉米发生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及纹枯病的机率就会增加。

  1.3 其他原因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玉米出现病虫害,比如耕作制度发生变化,提前种植的气候条件会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便利,或者玉米品种不同,其发生病虫害的程度也存在差异,通常甜玉米比良种玉米易减病虫,而杂交系玉米则比自交系玉米易减病虫等。

  2 玉米病害的防治

  2.1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通常出现在玉米的叶片、叶鞘以及苞叶等部位。如果叶片染病会先出现斑点,青灰色,呈水渍状,斑点会扩展至叶脉两端,直至形成大斑,大斑也是呈青灰色,或者边缘为暗褐色、中间为淡褐色;大斑病的后期,病斑会出现纵裂现象,如果严重的话,病斑融合在一起,后叶片就会枯黄而死。如果环境条件比较潮湿,则病斑上会出现灰黑色霉层。一般情况下部的叶片会先发病,对于单基因抗病种品种而言,大斑会表现为与叶脉平行的黄绿或淡褐色病斑,有些是坏死斑。

  采取下列方法防治玉米大斑病:在选择玉米品种时要优先选择抗病品种,并且需要注意其他小种的扩散与变化;从农业防治方面着手,保证基肥充足,要增回味磷肥与钾肥;适当提前播种,以错开病害的高峰期;进行中耕除草培土,将底部的23片叶子及时摘除以降低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植株的抗病力;采用药剂防治,主要针对丰产田种植的玉米,在心叶末期至抽雄期、发病初期等喷洒500倍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的25%苯菌灵乳油、200倍的农抗120水剂以及8001000倍的40%克瘟散乳油,喷洒频率为间隔10d,连续23次即可。

  2.2 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称其为黑穗病工者瘤黑病,其可以发生于玉米的各个生长阶段,明显的在抽穗时期,植株感染病害的部位会生出瘤状物,大小不同,初期瘤外会包裹一层白色薄膜,严重时会变灰色。瘤内包含丰富的水分,后期干裂,散发黑粉,即病原菌孢子。

  针对玉米黑粉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同样要选择抗病品种,如果田地属于重病区,则要实现23a轮作;如果田间发现病瘤则要及时做深埋处理,并进行适当深耕,将病源的危害控制在小程度内;采用药剂防治法,采用1500倍的百功、1000倍的禾果利、1000倍纳斯津喷雾。

  2.3 矮花叶病

  矮花叶病会发生于玉米的整个生育阶段,其中以出苗至7叶期为易感染期。植株染矮花叶病后其心叶基部会出现褪绿点状花叶,后续会逐渐扩散至整个叶片,叶片粗脉之间会出现黄色条纹,且颜色浓淡不匀。玉米染上矮花叶病后会影响其植株的生长,严重的会表现出黄弱、矮小的状态,植株无法抽雄结实,直至枯死。

  针对矮花叶病主要采用药剂法防治:10000倍的阿克泰、10001500倍的吡虫啉、1000倍的金世纪喷雾;或者采用1000倍的病毒克、1000倍的病毒灵喷雾。

  3 玉米虫害的防治

  3.1 玉米红蜘蛛

  玉米红蜘蛛会吸食玉米叶背的组织汁液而产生失绿斑点,其会对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玉米叶片受害严重会呈现发白的状态,并且会逐渐干枯,玉米籽粒秕、瘦,严重影响到玉米的正常产量。

  针对玉米红蜘蛛可以采取下列方法进行防治:采用农业措施,对土地进行适当深翻,将害螨翻入地下深层,减少虫源;早春或秋后进行灌溉,可以使在泥土中的害螨窒息;将田间杂草及时清除干净,可以有效减少害螨的繁殖;玉米不得与大豆间作套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如果在田边杂草、边行玉米点片发现叶螨,就要及时喷约防止蔓延;具体可以采用20%的三氯杀螨醇乳油、73%的克螨特乳油喷雾,或者采用防治麦红蜘蛛的药剂也可。

  3.2 小地老虎

  小地老虎的食性比较杂,其在初孵化阶段,幼虫会在作物的幼苗心叶、叶片背面日夜群集,咬啮叶片;在3龄阶段达到暴食时期,通常白天会在土表下隐匿,当黎明露水比较多时就开始频繁活动,其可以把玉米从地面3cm高的茎干咬断,再将断面拉至洞中。

  针对小地老虎可以采用下列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杂草,因为地老虎主要将卵产在杂草上,并且其幼虫也是通过杂草向幼苗迁移;可以进行堆草诱杀,采用米糠拌花生麸再掺入5%的敌百虫,每天傍晚堆放在田中,每667m2地堆放十堆,并覆盖新鲜嫩草,引诱小地老虎幼虫取食将其杀死。

  3.3 玉米线虫

  玉米线虫对玉米的危害主要是根部,根部受损后就会直接影响到地上部分的生长,导致植株矮小、黄化,直接影响到玉米产量;并且根结线虫还可以引起肿瘤、褐色病斑,如果严重的话会造成植株根部腐烂。

  针对玉米线虫可以采用下列防治方法:与葱蒜类进行合理的轮作倒茬,23a即可;做好田间管理,收获前茬后要将病体、残体及时清除,并进行适当深翻;如果玉米在大棚中栽培,则可以采用液氨熏蒸进行防治;如果处于发病初期,可以进行灌根防止,采用阿维菌素或者米乐尔等药剂。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0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