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现代农业发展方案。坚持“四化”同步,按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健康发展的要求,以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科技支撑、现代农业主体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生态农业建设等为重点,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农业工作全面进入全省方阵。
谋划农业项目支撑方案。化农业产业链招商,跟踪一批重要招商线索,积开展赴上海、浙江、山东、福建等现代农业发达地区的专题招商;大力帮办在建项目,倾情帮扶投产项目。同时进一步加与省农委和农业部等的经常性对接,积争取中央和省项目支持。
谋划农业“龙型经济”打造方案。全力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较辐射带动作用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龙型经济”。计划到2015年,率先打造基础条件较好、农产值比重较高的粮食生产一条“大龙”、鸡和猪生产两条“中龙”;到2017年,建成具有滁州特色、市场竞争占优势的小龙虾、河蟹、芡实、滁菊四条“小龙”。
谋划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全市农业、水利、林业、金融、财政、土地等12方面22项农村综合改革内容和时间节点、方法步骤,加定期调度、督查督办和考核奖惩,切实推进农村改革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还要紧紧跟踪推进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申报工作。
谋划内部目标绩效考核方案,进一步激发全体干群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激情与活力。
孙永进说,市农委还将着力主攻“五大”重点加快发展。一是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新主体。集中整合各项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的支持力度,重点创建20个示范合作社和50个示范家庭农场。二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示范新园区。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向园区倾斜,努力使81个市、县、乡三级示范园区成为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排头兵”和农业现代化的“展示板”。三是着力推广现代农业发展新技术。大力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加农业信息化工作,完善市级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全市50个示范点的实际应用。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四是着力实现粮食生产能力新提升。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大户、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着力抓好286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3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力争全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五是着力推进农业综合改革新突破。扎实做好45个试点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健全落实推进农村土地规范流转的新机制,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争取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申报成功。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39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