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务农成为一份体面职业

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务农成为一份体面职业

时间:2014/11/7 17:33:5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352

      昨日,记者在双凤万亩水稻示范方见到正在忙于水稻收割的朱桂林。今年65岁的老朱是土生土长的双凤镇庆丰村人,从事农业生产已有几十年。自从五六年前他开始承包土地以来,规模不断扩大,今年已扩大到200多亩。

      “种地风险降低了,劳动度降低了。”老朱说,这里田块面积大,整齐划一,可以实现种、管、收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减轻劳动度,否则像他这样一把年纪的老人,是无论如何也“伺候”不了这么多土地的。另外,这里的水稻高产田实现种子、灌溉、施肥、病虫防治、农业保险等统筹管理,农业技术真正落到实处,粮食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因此,农业生产的风险也降低了。

      农业生产风险低了,随之攀升的是他的收入。以今年为例,老朱种植小麦205亩,平均亩产约350公斤,共收获小麦7万公斤左右,小麦收购价为2.32元/公斤,加上每500克小麦补贴0.1元,小麦毛收入约18万元。他还种植水稻180多亩,平均亩产为500~550公斤,水稻收购价为155元/50公斤,再加上水稻补贴,水稻毛收入约30万元。老朱一年总的毛收入约为48万元,除去一年600元/亩的田租,再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收割等成本,一年净利润约9万元。

      “有足够体面的收入,做职业农民也挺好的。”老朱说,现在经营农业有较好前景,也能获得较好收入,而且种田比以前轻松省力多了。

外乡人>>>

当职业农民土里刨金

      来自安徽巢湖的班业文以前怎么也没想到,他外出打工10多年后,又回到了老本行,开始当职业农民。

      今年52岁的班业文说:“年轻时,实在受够了种地,一年到头非常累,却赚不到几个钱。”1994年,他外出打工谋生,在工厂里上过班,当过泥水匠,还做过一阵子小生意……但是始终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年累月为生计而忙。

      随着我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班业文找准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作为种田的“老把式”,他从中看到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他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他取出多年打工积攒下来的几万元,在双凤镇承包了50亩土地,当年就有了不错的收入,随后,他不断投入并扩大土地承包规模,今年已达400多亩。据他估算,今年种粮的纯收入在15万元左右。现如今,他在太仓安了家,有房有车,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班业文现在觉得种地也是个体面的职业,不仅有相当不错的收入,而且也很省心。种400多亩地,一年在地里也就忙50来天,并且重活累活全由机械代劳,剩下的时间都由自己支配。

      像朱桂林、班业文这样的职业种粮大户,在我市已形成一个很大的群体。这些新时代的农民依靠自己的职业理念和勤劳,谋得一份体面的职业,走上了幸福之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播下了希望之“火”。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52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