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农民增收之路越走越宽

时间:2014/11/8 17:01:47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318

      在泸县15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统农业大县泸县正以“非传统”的举措推动精致高效的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绿色银行”和推动泸县绿色经济崛起的生力军,今年前三季度,泸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8878元,同比增长12.6%,总量和增速均在全市排名第三,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的步伐更加坚定,道路更加宽阔。

  产业升级,农民的钱包鼓了起来

  7月正值盛夏,在太伏镇沿江公路上漫步,放眼望去,一片片龙眼林绿意盎然,一簇簇刚结出来的果子让人垂涎欲滴,偶尔一阵江风拂过,沁人心脾。这两天,来自尖高校和研究所的10余名农业专家到泸县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目的是为做好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打好基础,陪同调研的工作人员抓住机会向专家们“取经”,“我们泸县龙眼以晚熟著称,优势明显,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两个难题,品种不改良,产量难提高,缺乏深加工,鲜果难储存,这些都是直接影响农户增收的大问题哟,希望专家们能支支招”。10月初,《泸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初稿形成,厚厚的700多页的资料凝聚着专家学者们的心血,也寄托着农业人的期望……

  规模高效发展农业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环节,泸县以生猪、优质稻、龙眼为主导产业,以花木、水产、山地鸡、蔬菜等为特色产业,近年来农业招商引资初见成效,一批有实力的公司引发展农业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启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篇章,农业附加值不断上升,农民收入也节节攀升!

  2013年10月,泸州新大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入驻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乡村--龙桥文化生态园,公司的入驻带来了资金、人才和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生态餐厅、鲜花园、采摘园、动漫水世界等景点一一亮相,满足不同人群的游览需求,公司还“一帮一”对口扶持园区农民利用自家农房发展“房东经济”,随处可见家庭农场、主题观光园、农家乐、农家超市。今年7月,园区重装开幕,品种多样的观赏荷花、丰富有趣的游园活动、惊险刺激的水上运动、精彩夺目的文艺演出吸引了省内外数万游客,农家乐、小卖部、停车场等便民设施和荷花园、生态餐厅、自行车骑游道等景点内外人声沸,熙熙攘攘,当地村民穿梭在园区的各个角落,家门口就可以挣钱,忙碌又欣喜。

  利益联结,农民的身份多了起来

  9月22日,兆雅镇石龙村村民肖学清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张照片,褐色的整齐的土地上,几个村民正在松土,他配了简单的文字说明,“草莓地开厢,起垅”。肖学清是85后,2008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如今身份却不仅仅这一个,“泸县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泸县清泉家庭农场场主”、“泸县2014年美青年”……

  “我去年回乡创业,一心想带乡亲致富,在纳溪和一个老板合作流转了200亩土地,他出资金,我出技术,当时准备大干一番,后来因为资金短缺夭折了”,说到这里,肖学清苦涩地笑了。肖学清自幼家境贫寒,农民的艰辛、农业的落后让他立誓要发展农业,几经波折后,他回到老家兆雅镇石龙村,成为雅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今年年初和同是校友的爱人一起创办了清泉家庭农场,农场里种植了10亩冬草莓、60余亩桃子和李子、100多亩水稻、600株桂花。

  “农场总共流转了接近200亩土地,平时农场里只有5、6人,农忙的时候20多人,都是自家亲戚和村里的乡亲,多数是50至60岁的留守妇女,她们在我这里打工,每天能有五六十元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转的资金,不用外出收入就很可观,还可以在家里照顾孩子”,肖学清长期在田间地头奔波,皮肤黝黑,说起自己的农场,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又充满了希望。

  肖学清还兴奋地告诉笔者,上次县里来人落实了几个大棚,帮他们节约了几万元的开支,他还说等桃子和李子的技术成熟了,要在全村都推广开来,让村里的乡亲人人都可以当农场主、技术员、带头人!

  家庭农场是个新兴事物,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各地就兴起了创办家庭农场热,这种新型经营方式的好处也逐步体现,土地流转后,农村大量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农民不仅能够拿到土地流转金,而且可以到农场打工,成为了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泸县多方考察和借鉴后,出台了《关于认真做好家庭农场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家庭农场超过了50家,还将重点培育10家示范性家庭农场。

  机制创新,农民的地位高了起来

  龙华村7社村民余世辉新开张的余味轩农家乐生意正做的红红火火,包间里、院坝里都坐满了客人。余世辉跟笔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我承包了25亩地,全家四口人都在家种粮,一年辛苦下来也就3万来块钱,后来县上实施了改革,我将自家2.6亩土地流转出来入股专合社,除每年得到每亩660斤稻谷的保底之外,年底还能根据土地股份从专合社分红。如今我不仅自己当上老板开了一家农家乐,空余时间全家还在专合社打工,一年至少有4笔收入。今年,土地流转租金2350元,打工收入2.8万元,农家乐营业收入4.5万元,预计年底分红5000元,一年差不多有8万元的收入”。

  2013年9月,泸县紧抓“全省增加农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县”的政策机遇,以龙桥文化生态园为试点,积推进土地股份合作、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农民户籍就地转移等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农民以3220亩土地入股,成立“龙桥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组建“龙脑桥旅游发展公司”,通过“旅游公司”积开展集体农场、自行车骑游、乡村酒店等实体经营,同时搭建劳务生产班组,当地农民根据自身特长分配到各班组务工,农民享有固定保底、动态分红的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并将园区内的塘库堰、提灌站、公路等集体资产、国家项目、政府投入建成的服务中心、养殖小区等国有资产、以及社会资金投入形成的农场、果园等固定资产经营权到期后进行评估,股份量化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此外,在龙桥文化生态园综合体基础上成立龙桥社区,鼓励农民在不放弃土地的前提下就地转户,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医疗、就业、保险等方面权益,成为拥有农村产权的城镇居民。目前,龙桥生态园已集中流转土地7000余亩,园区将实现量化股权1.4万股,总股本金4.2亿元,实体经营实现产值近3亿元,792户农民成为拥有农村产权并享受农村和城市双重待遇的城镇居民。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1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