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莒县“工业元素”催壮现代农业

莒县“工业元素”催壮现代农业

时间:2014/11/8 17:04:33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365
      工商资本以园区为载体打造发展平台,投资总额达7亿元;15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农户18.12万户,户均增收3600元;“三品”认证达到112个……“层设计”现代农业,“工业元素”融入农业,在新模式下,今年以来,莒县在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的进程中走得铿锵有力。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理论众多,模式多样,但现代农业需要从更高层面上组织、规划农业各项目的实施,制定出一套层次分明、路径清晰的现代农业运行流程。”莒县农业局局长卢绪波说。

围绕这一理念,莒县从“层设计”入手,积鼓励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农民受益”的运作模式,这个县制定出台了《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2013―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实施蔬菜和食用菌等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工作措施等。

在政策的刺激下,莒县众多企业如晨曦、海汇、昌、新世纪等工商企业围绕果品、瓜菜、茶叶等优势产业,投资农业项目46个,投资总额达7亿元,有效缓解了一家一户规模小、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了现代农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政府统筹、企业引、合作社链接、农民参与”,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莒县众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农民增收效果也日益凸显。通过“扩、建、打、拓”四项措施,莒县指导企业扩规模、帮助企业建基地、服务企业打品、引导企业拓市场,先后培育出了以恒宝食品、昌泰食品、中绿食品和浮来青茶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52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9家。今年上半年,新注册合作社115家、家庭农场47家。在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下,全县70%的农副产品得以就地转化。同时,完善农企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29万亩瓜菜、5万亩大姜、2.5万亩绿芦笋等特色基地成为企业“车间”,全县农民由此人均增收200元。

经营品化,土里刨金钱。“工业产品靠名打天下,农产品也要创名。”为此,莒县大力实施“农产品品培育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品建设的意见》《关于印发莒县鼓励工业企业加快发展奖励办法的通知》等文件,对通过认证的“三品一标”认证主体给予奖补。同时,把农产品品培育工作列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综合考核,调动了各级抓品建设的积性。

到目前,全县“三品”认证达到112个,先后注册了“莒县大姜”“莒县绿芦笋”“莒县丹参”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浮来青”绿茶、“嗡嗡乐”蜂产品、“莒州绿”芦笋、“峤山”大姜等农产品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在品的带动下,全县农副产品打入100多个大中城市,并漂洋过海走上了“洋人”的餐桌。全县农产品销售价格平均增长了8%以上,年增加效益5000多万元。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6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