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四川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四川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14/11/28 17:25:4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230

      刚刚忙完秋收,谭锐就在田间地头张罗起蔬菜种植。“今年种了1400亩水稻,亩产900多斤,毛收入110万元。加上冬季一茬蔬菜,收入差不了!”

  27岁的谭锐,是四川省岳池县阖家欢家庭农场主。两年前,听说从部队退役的谭锐打算回乡开办家庭农场,乡亲们满是不解:“幺娃子在部队干的可是工程兵,这不可惜了?”“种地能挣几个钱,农村年轻人谁不想着法子往外走?”

  可在谭锐眼里,如今种田有奔头!“大气候”是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讲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省、县出台的补贴政策含金量不小;“小气候”则是家乡农田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规模化生产有条件了!”谭锐信心十足。

  像谭锐一样,源自农业发展需要,受益于国家政策激励,蜀中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走在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列。

  尊重农民意愿,激发主体活力

  粉墙黛瓦,绿树掩映,七八栋3米多高的“厂房”散落缓坡——这里是南充市顺庆区大林寺村的石香炉蛋鸡产业园区,也是久负盛名的“大林模式”发源地。

  7年前的大林寺村,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村民周圣永咬牙拿出在外务工挣来的3万多元,同15户乡邻一起承租村里荒坡,打算开建养鸡场。

  可一开始,资金、技术难题就让周圣永们犯了愁。

  “是政府这个‘红娘’帮我们救了急。”周圣永说,缺资金,顺庆区政府设立小额信贷担保公司,16户农民每户获贷7.5万元,政府贴息两年;缺技术,政府牵线当地农业龙头企业,提供鸡苗、防疫等支持。

  当年,蛋鸡园养了5.8万只鸡,年终一算账,每户赢利六七万元。第二年,农户贷款全部还清。如今的石香炉蛋鸡园专业合作社成员增至106户,户均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

  “大林模式,主要是针对农民缺门路、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缺胆量问题,探索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的产业致富模式。我们把它归纳成一句话:‘四方’联动破解农民‘五无’难题”,顺庆区副区长邱跃峰说。

  目前,“大林模式”已在顺庆区农村复制推广,陆续建成畜禽、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园区223个,入园农民3万余户,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

  新一轮农村改革中,四川明确提出:放活土地经营权,目的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的运营机制;把准方向、守住底线,尊重群众意愿、主体地位和创精神,把选择权交给农民。

  与“大林模式”不同,威远县在无花果产业发展中探索形成的“农业BOT(建设—运营—转移)”模式,让人颇感新鲜。短短两三年间,全县无花果种植面积从不到1万亩增至5万余亩,荣获“无花果之乡”称号。

  BOT,这一多见于基础设施域的投资建设方式,如何运作无花果产业?威远县委农工委副主任吴铭介绍说,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业主从农户流转土地,统一栽植、管理、经营,前5年收益归业主;5年后无花果进入丰产期,业主将其交给农户,经营所得归农户。政府给予业主土地流转金补助,前3年分别补助100%、80%和60%。

  “对于我们业主来说,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前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也实现了规模经营的目标,为深加工提供了长久的原料保障。”威远县金四方果业公司负责人表示。

  农民的利益又如何实现?新店镇农民徐跃贵现身说法:他家流转3亩多旱地,每年拿到流转金1500多元。业主还聘他管护无花果,每月可近2000元;采摘季节工钱另算,一季挣了5000元。“5年后进入丰产期,3亩多无花果林就归我了,每亩能卖4000多元,收入稳稳当当。”

  业主不同,机制有异,新型主体迈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同时,实现了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的多方共赢。

  截至今年6月,四川各类农民合作组织覆盖全省近六成建制村,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500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力量。

  破解资金瓶颈,多样金融惠农

  “终于拿到了70万元贷款!”紧捏放款合同,卢建文难抑兴奋之情。

  以土地预期收益为保证取得这笔银行贷款后,兴文县红旗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还上了春耕欠下的生产开支欠款,作为董事长的卢建文,总算不用像往年那样为筹款奔波了。

  红旗合作社流转土地3000余亩,同不少种植合作社一样,“脚下有地,手里缺钱”,春耕时节常遇资金困境。“金融不下乡,主体难壮大。”针对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兴文县创新金融服务,根据石海农商银行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可拿土地预期收益作保证,春耕时贷款,秋收时还款。

  新型主体发展规模经营,同步带来资金需求增长,但因缺乏抵押担保物,难从银行得到贷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可望缓解这一难题,目前四川已在9个县(市、区)开展试点,截至8月底全省发放45笔,共计6800万元。

  农村长期处于金融服务链的末端,逐步适应各类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亟须打造更多“不脱农、多惠农”的创新性金融产品。

  早在2012年8月,邮政储蓄银行眉山市分行创新支农思路,与眉山市科学技术协会签订协议,针对农技协会中涉及生猪养殖、水果种植等行业的会员及农户,开办“银会合作”小额贷款。同年底,眉山市政府批准将市级科普惠农财政奖补资金变更为“银会合作”小额贷款贴息资金。

  银企合作,政府扶持,引来一股金融“活水”。截至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眉山市分行为农技协会会员及所带动农户发放贷款近3000笔,金额约2亿元,惠及农民逾万户,无一笔贷款逾期。

  “科技协会帮我们解决了技术问题,邮储银行帮我们解决了票子问题!”在“银企合作”信贷支持下,彭山县观音镇果园村扩大葡萄生产规模,带动周边乡村种植上万亩,解决了近五成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均纯收入达14000多元。

  今年初,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总结推广眉山经验,与四川省科技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全省范围通力合作,3年内向农技协会所属会员及带动农户授信总额不低于60亿元。

  除了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贷款试点,四川各地还积探索生猪抵押贷款、农产品订单抵押贷款、仓单抵押贷款、农业设施抵押贷款、农业职业经理人专属贷款等试点,让更多的金融“活水”浇灌新型经营主体。

  今年6月,四川省委农工委与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签署合作协议,从2014年到2018年的5年间,双方将力争普惠金融对“三农”域的信贷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支持1000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1000个农民示范合作组织,5000个家庭农场和种植业、养殖业大户等。

  健全服务体系,提升规模效益

  “‘铁手’一上场,马上谷满仓。”离秋收还有半个月,李显俊就已经从农机专业合作社雇好了5台“铁手”。作为简阳市新天地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保证社里400多亩稻谷及时收割交售,是李显俊心头大事。

  “铁手”是农民对联合收割机的别称。“比起人工收割,每亩能省一百多元,稻谷损耗也低得多。”李显俊“经济账”算得精。

  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撑。农机操作、农资配送、栽培收割、施肥喷药……如何将行业优势整合为服务优势,帮助新型主体节本增效,四川各地多有新鲜经验。

  崇州市按片区建立农业服务超市9个,对接38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2个育秧基地,提供从育苗到收割的一站式服务,除了政府购买的公益性农技服务,其他项目明码标价,在超市“按需下单”。

  新型经营主体集约化程度高,往往“船大难调头”。为帮助生产主体既能“向土地要效率”,也能“向市场要效益”,罗江县建立集预冷、分选、配送于一体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通过冷藏保鲜、错峰销售,掌握了市场主动。

  较之单家独户的传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烈。

  广元市朝天区是远近闻名的“核桃区”,百亩以上核桃生产大户超过400家,核桃专业合作社18个,全区年产核桃1.5万多吨。该区成立的核桃研究所,专为核桃种植大户和合作社提供定向精准服务。

  “我这个土专家,确实比不上研究所专家!”眼瞅着自家300多亩核桃树硕果累累,种植大户何桂莲不由得心服口服。几年前,核桃研究所专家建议采用新的嫁接技术,当时她还半信半疑,如今,何桂莲的核桃园单株平均产量由6公斤提高到9公斤,每亩核桃增收上千元。

  产学研结合形成生产优势,社会化服务带来科技红利。通江县采取“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模式,引进西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对接,培育出55个农业新品种,其中亩产6000多斤的空山乡马铃薯还入选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要不是技术员指导,真不知土豆地里也能刨出金娃娃!”去年,空山乡马铃薯合作社成员仅二次返利便达120万元。社员杨仕才到9万元种薯款后,随即向合作社申请扩大种植规模。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蜀中大地激扬的新一轮农村改革主攻号角,让杨仕才们看准了更加明朗的致富前景。

文章来源:www.efuping.com

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230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