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温度棚室番茄的要求

温度棚室番茄的要求

时间:2015/1/7 9:50:11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823
      摘要:从不同器官、不同生育阶段阐述棚室番茄对温度的要求,以促进棚室番茄的良好生长。
      关键词:棚室番茄;生育阶段;器官;温度
  温度对棚室番茄的影响可分为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昼夜温差3个方面。番茄是喜温蔬菜,对气温的适应性较,耐低温能力比黄瓜,但对气温又比较敏感,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番茄生长。棚室番茄在15~35℃范围内均可生长,5℃时茎叶停止生长,-2~-1℃时出现冻害,超过35℃生理受到干扰。
  1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
  1.1茎叶生长对气温的要求
  茎叶生长的适温度、低温度、高温度分别为26~28、8、38℃。
  1.2根系生长对土温的要求
  适宜根系生长的5~10cm深土壤温度为20~22℃,低温界限为13~14℃,高温界限为33℃左右。土温降到5℃时,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阻。土温低于6℃,根系停止伸长。土温13℃时,根的机能下降。土温低于8℃或高于36℃时,根毛停止生长;土温高于38℃时,根系停止伸长[1-2]。
  1.3花芽分化对气温的要求
  若棚室温度适宜,番茄播种后25~30d,花序的花芽开始分化,株高、茎粗、茎叶重分别达30cm、2mm、0.4~1.0g,具2片真叶。番茄从播种到花序花芽分化、到第二花序花芽分化、从花芽分化到开花,分别约需积温600、850~970、1000℃。通过育苗时的温度、花芽分化的有效积温,可预测花芽分化时期。较低温度条件下,虽苗龄稍长,但花芽分化的数量多,花较大,着花率高。高温条件下,花芽分化虽较早,但花的质量差;保持8~10℃的昼夜温差,利于花芽分化,30℃以上的高温会导致花芽发育不良,形成畸形花。适气温白天、夜间分别为24、17℃[3]。
  1.4授粉受精对气温的要求
  番茄从开花前的5~9d开始,对空气温度的反应其敏感,尤其在开花的当天和开花后的2~3d,番茄对气温的要求严格。白天的适宜温度为20~30℃,不能低于15℃,不能高于35℃。
  番茄开花的时间多在4:00—8:00,14:00以后很少开花。在温室气温22~25℃时,番茄的花从花冠外露到开花需4~5d。温度<15℃时停止开花,>35℃时易落花[4]。
  花粉发芽的温度、花粉发育的低温度分别为21、13~15℃。花期,若遇高温,会破坏花粉正常的生理机能,降低雌蕊的受精能力,使叶片呼吸作用增,养分消耗加大,导致植株处于生理失衡状态,引起落花。若遇突然的大幅度降温或长时间处于低温下,会导致落花;温室番茄在开花初期,利用生长激素蘸花或喷花,进行保花保果处理,可不必进行授粉受精而产生单性结实的现象,但单性结果是没有种子的。
  1.5果实发育对气温的要求
  要使番茄果实发育的好,白天棚室的气温必须保持在盛的光合作用的气温条件下,即25~28℃,夜间温度保持12~17℃。结果期,气温低,果实的生长减缓;白天棚室的气温增高到30~35℃时,果实的生长速度快,但坐果数少;夜间气温过高,不利于光合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在番茄结果阶段,温度好能在30℃以下。进入成熟期着色时,若温度高于30℃,茄红素及其他色素的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影响果实的正常着色[5-6]。
  2棚室番茄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气温的要求
  2.1发芽期
  番茄种子发芽期的适宜气温为25~30℃,28℃时发芽快,上限35℃,下限12℃,而气温低于11℃时,种子发芽缓慢,易造成烂种。
  2.2幼苗期
  番茄幼苗适宜生育的气温为:白天20~25℃,前半夜14~16℃,后半夜12~13℃。温度过高,易使幼苗徒长;气温超过35℃,则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超过40℃,茎叶停止生长;超过45℃,发生高温危害,引起坏死。当温度降到10℃以下时,生长缓慢;8℃时生长迟缓;5℃时停止生长;-2~-1℃遭受冻害致死。
  幼苗期结束前常通过人为的低温锻炼来增幼苗的抗寒能力、控制徒长。苗期的低温锻炼一般以10℃为宜,经过锻炼的幼苗可长时间忍耐5~6℃的低温,早熟品种甚至能忍耐短时间的0℃低温。若考虑到早春棚室定植以后还会有寒流天气,常会出现0℃以下的低温,炼苗以7~8℃为宜,甚至3~5℃,这样炼出的幼苗能忍受短时间-1℃的低温。但应注意温度下降不宜太快,每天下降0.5~1.0℃为宜。
  2.3开花期
  番茄秧苗在开花期对气温的要求比较敏感,适气温为白天20~25℃,夜间气温15~2O℃,在此条件下,花芽分化提前、花序节位降低、每一花序着生花数增加;若夜温低于15℃,白天高于32℃,则花芽分化延迟,每一花序的花数较少,花朵也较小,并容易落花。花芽分化及开花结实期要求有8~10℃以上的昼夜温差,否则不利于养分积累,影响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
  2.4结果期
  结果期适温度为:白天24~26℃,夜间12~17℃,上限35℃,下限5℃。在果实着色期,19~25℃有利于番茄红素的形成,温度为23.5℃;气候干燥果实转色快,开花后约30d即可成熟;低于10℃时,番茄红素的合成受到干扰和破坏,导致果实不能正常转红;当温度在32℃以上时,坐果数减少,落果率增加,番茄红素的形成受到抑制,影响果实的色泽和商品价值;夜温高于日温时,果实的营养积累容易受到影响,造成空洞果。
  因此,应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营养物质的制造;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弱呼吸作用对养分的消耗,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从而促进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
  3参考文献
  [1]焦和平.番茄高效栽培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J].现代农村科技,2012(10):21.
  [2]曹彦明,陈军,金秀珍.环境条件对茄果类蔬菜的影响[J].吉林农业,2004(7):26.
  [3]李良林,王玉君.温室培育番茄壮苗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02(1):21.
  [4]王,宋羽,帕提古丽,等.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番茄栽培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3(1):84-88.
  [5]侯加林.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D].北京:农业大学,2005.
  [6]张洁,李天来.不同阶段亚高温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8(1):131-133.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2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