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期刊论文 >>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管理的探讨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管理的探讨

时间:2015/1/7 10:52:51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828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引用《农业与技术》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2011年中央和江苏省委1号文件的出台后,掀起了水利建设热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暴露出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重建轻管现象十分突出,缩短了河道的有效使用周期,降低了水利建设效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只注重对河流的大肆掠夺和索取,致使河流健康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河流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的趋势,河流自身生命系统出现危机。有的在河道内乱设网簖、筑坝,引起“肠梗阻”。有的河道未经许可,随意建码头,导致引排不畅。有的在河坡上扒坡种植,随意挖掘,缩小了过水断面。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丢弃动物尸体、堆积植物秸秆等。有些工业企业随意向河中排放有毒工业废水、造成严重的水污染,使河道变成“藏污纳垢”之处,污染了河道水体,破坏了水生环境,伤害了河道生态健康。沟河中长满水花生、野茭白,往往是只见水草不见水,引起水质恶化,污泥淤积速度加快。
  由于重建轻管现象的存在,尽管每年都完成相当规模的土方,但有的河道,特别是沟塘在疏浚后不到二三年已面目全非,杂物、水草、坝头坝埂随处可见。干旱期间,一级、二级河道水位很高,而许多中小沟级河道水位很低,泵站抽不到水;受涝时,一级、二级河道水位降低到涵闸无水可排,但中小沟住依旧水漫道路。
  以上现象的形成,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导重视程度不够;农民群众爱河、护河的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够。
  2、加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建议
  水利建设,建是基础,管是关键,效益是根本。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同时,如何做到建管并重,抓好管理,延长河道使用周期,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是新时期对水利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
  2.1 加组织导,提高认识
  农田水利建设固然重要,它事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发展大局,但巩固农田水利的建设成果更为重要,各级导必须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建管并重上来,要认识到水利设施管理比水利建设还要难。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才能加管理工作力度。地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四安镇,早在2008年就把农田水利一建就管工作列入了议事日程,做到主要导负总责,分管导具体抓,认真分配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将河道管理推向市场化运作,建立了一支常年负责水利设施管理的队伍,且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河道环境优美,河坡绿化成荫、河道畅通无阻,河水清澈见底。
  2.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
  农民群众经常将河道当作自然垃圾堆,将垃圾直接抛入河道,造成人为的脏、乱、差现象,往往是前面刚刚清理干净,后面就有人将垃圾倒入河内。因此,要加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爱河护水意识,促使他们认识到搞好水利设施管理,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鼓励农民将河道综合利用,大面积推广河道养殖和种植藕、菱、茭白等水生经济作物。目前全镇河道养殖和种植水生经济作物面积就达333.33hm2,年经济效益达300多万元,将水利建设的社会效益变成人们看得见的经济效益,逐步形成农民维护水利设施的自觉行动。
  2.3 提高河道疏浚标准、起点,确保河道保洁、畅通
  河道疏浚标准不仅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质量问题,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能否将水利设施管理好的问题。有的地方看上去轰轰烈烈搞水利,实际上河道疏浚标准低、疏浚不达标,缩短了河道使用周期。因此,在制订和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时,一定要高起点、高标准。
  2.4 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机制
  落实河道管护资金是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关键。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已有一定资金投入,但与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相比,力度还不大。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提供有力保障。积创新筹资机制,拓宽资金渠道,在保证河道水质、河道安全以及群众满意度的情况下,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农村一事一议方式筹集资金,也可以将疏浚整治后的河道承包养殖,收取承包金,还可以通过对河道岸坡植树绿化,树木收益等等多渠道筹集资金。
  2.5 加大水利设施管理力度,使之向长效性、常态化发展
  河道管护是一项日常性工作,必须每天进行巡视和打捞,做到每条河道有人管、水生杂草有人清、水面漂浮物有人捞、河坡垃圾有人运。要建立一支有力的长效管理队伍,使水利设施管理进入长效性和常态化。有的地方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突击清理几天,乍看河道面貌也焕然一新;但检查后,仍然我行我素,无人管理,河道面貌依旧回到从前。这样就形成了“管一时、好一时”的现象,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河道面貌得不到彻底改观。四安镇将全镇所有河道管理承包给管护专业队,常年负责河道长效管理,年初与他们签订管理合同和管理责任书,定报酬、定管理范围、定管理责任,明确考核机制。镇导将日常巡查和月度检查相结合,量化打分,核定报酬。这样,既能使河道常年保持清洁畅通,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农村要全面奔小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今后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巩固现有河道管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形成一个“专业化养护、常态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综合性利用”的良性循环管理格局,真正实现“河水清澈、河岸秀美、河床稳定、河道畅通、人水和谐”的河道生态新环境。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82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