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糖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的很多,它是由甘蔗和甜菜榨出的糖蜜制成的白色精糖,干净,甜度高。是一种常用的调味品,也是常用的甜味剂,日常生活所指的“砂糖”通常便指白砂糖。适当食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过多就会妨碍钙的吸收。近正是榨取白糖的好时机,但是市场情况不容乐观。
近3周以来,白糖现货价格上涨500元/吨,期货价格上涨600元/吨,驱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内减产超预期以及进口量受到限制。但是牛市来得太快太猛,容易导致基础不扎实。
牛市的主基调相对清晰
国内减产超预期是驱动本轮糖价上涨的主要原因。预计广西食糖产量为720万吨,产量为1150万吨,较之前的预期减少50万吨,这意味着2014/2015榨季国内食糖产需缺口将扩大至290万吨。巨大的产需缺口是支撑国内糖价企稳回升的重要基础。2013/2014榨季,不考虑期初库存,国内食糖表观供应量为1734万吨,预计2014/2015榨季将下降204万吨至1530万吨。
此外,市场普遍看好新榨季糖价,糖厂惜售、中下游补库以及投资需求等也将导致流通库存减少,市场出现阶段性供不应求局面的概率在增加,将利好国内糖价。
限制进口存在不确定性
驱动糖价上涨的另一个要素是进口量得到控制。市场一直流传食糖年度进口量将被限制在380万吨以内,但这一信息既没有被官方否认,也没有得到正式承认。自2014年11月1日起配额外进口食糖被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范围,进口收紧的预期就不断被化,一度引发糖价大幅度上涨。如果从政策层面控制住进口总量,那么关于进口糖的分配政策就尤为关键,2010年以来,沿海地区新建了大量原糖加工产能,如果这些企业无米下锅,那么行业规则就只会形同虚设。考虑到内外价格差再次扩大到历史较高水平,不排除走私糖再次流入国内的可能。
上半年食糖供应有保障
截至2014年12月底,国内食糖产量同比减少84万吨至221万吨,销量同比下降57万吨至105万吨,工业库存同比仅下降26万吨至116万吨。去年10—12月食糖累计销量为260万—300万吨(包含陈糖),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产业链中下游库存。即使产量同比下降182万吨,今年1—3月仍可产糖840万—870万吨。预计3月底工业库存将超过650万吨,5月底也将保持在500万—550万吨的高位,均为历史第三高水平。因此,2015年上半年国内食糖供应有保障,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性上涨以后,糖价将进入为期2—3个月的振荡期。
整体而言,虽然牛市的主基调已经相对清晰,但是还不够牢靠。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628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