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翅镇珠窝村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深山区中的一个小山村,近却名声大震。因为这里建成了本市个“农村厨余垃圾堆肥站”,100余户村民的垃圾不用外运,就地变成有机肥,直接施用到果园。
日前,记者来到珠窝村,它坐落在永定河上游,离珍珠湖景区仅1公里,清澈的永定河水穿村而过。
珠窝村村民李德香的家门口挂着“民俗接待户”的子。小院干净整洁,厨房门口两个贴着“厨余”字样的垃圾桶里几乎是空的,只有几个菜帮子和蛋壳。该村有20多户人家搞起了旅游接待。
“这个‘五一’小长假,家里住宿的游客天天爆满。”李德香介绍说,“现在我们都有了环保意识,农家乐的剩饭、剩菜都拿来喂鸡、喂狗,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和用来穿羊肉串的竹签子,都拿来当柴禾烧掉了。家里的生活垃圾也经过了分类处理,餐厨垃圾和其它垃圾都分开存放。”
交谈间,村里的保洁员李正徒上门来收集垃圾,他车上的塑料桶差不多已经装满。这个小村有170多个常住人口,平日里每天产生垃圾40多公斤,旅游旺季就甭提了,一天三趟,垃圾车都是满的。
记者跟随李正徒来到坐落在山脚下的垃圾堆肥站,它远离村子,堆肥站背后的山坡上是一大片果园。站院内有一排木质棚子,棚安装太阳能发电板,棚下是木头搭起来的6间堆肥仓,每间大约1平方米见方,别看面积不大,全村的垃圾都在这里“变废为宝”。
堆肥站的墙壁上贴着《静态堆肥曝气技术工艺流程》,从村民各户分离到村收集,在经过可燃垃圾、厨余垃圾、灰土垃圾、可再生垃圾、有毒垃圾等的分选,厨余垃圾经过堆肥,后施肥还田。
“厨余垃圾堆肥就是利用高温堆肥,要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打碎的野草,让厨余垃圾更干燥、更好用。”李正徒介绍说,和化肥相比,厨余垃圾经过发酵产生的肥料使土壤更松软,不易板结。厨余垃圾发酵要靠氧气,如果温度低了,就要打开曝气机补充一些氧气。
李正徒所说的曝气机就在堆肥仓旁的地下,依靠太阳能发电板,曝气机可以每隔半小时自动启动2分钟。即便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堆肥仓也可以自动运行,垃圾45天就可以实现降解发酵,成为有机肥。
该堆肥站投资20余万元,运行基本依靠太阳能,管理方便,可以解决附近4个村庄的垃圾处理。
“有了这间小房子,我们村的厨余垃圾一点儿也不用往外运,而且其他村的垃圾也运来处理呢。”珠窝村党支部书记李桂荣介绍说,以前,垃圾都往村后的废坑里随意倒,慢慢堆成了垃圾山。前些年,山区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方式,珠窝村的垃圾也开始分类外运。不过,往镇里跑一趟几十里地,成本太高。
“这些厨余垃圾肥料已经有2吨多,很快就会作为有机肥施放到村里的果园中,如果试验成功后,将用于更多的农田。一吨有机肥将近1000元。现在好了,堆肥站产的肥料直接运上山,连运输费都省了。”李正徒高兴地对记者说道。
更重要的是,垃圾就地消纳,渗滤液无外漏,不存在二次污染,对永定河水源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据介绍,北京市自2003年开始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同步治理,在小流域内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2013年,本市将在7个山区县、12个村庄继续推广这项技术。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181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