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晋宁县夕阳彝族乡鲁企组村小组地理位置特殊,山势陡峭,梯田众多,坡度都在15度到45度之间,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香糯米、葵花籽、荷兰豆为主,年人均收入3600多元。村民介绍,在没有修建机耕路时,农民种植出来的粮食,全都要靠人背马托才能运送回家,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让彝乡群众从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中得到实惠,成了晋宁县落实惠民政策的头等大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重视下,一条长1100多米的机耕路,10多公里的排灌沟在这个村初步建成,为方便群众出行,发展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区群众说:“这条路修了对我们有好处,国家拿钱,给我们修路,对我们好。不管是种田的也好、种地的也好,交通比较方便,收割机可以开到地里,粮食就可以直接拉回家了。我们鲁企组村所处位置本来就陡,这条机耕路修好后,可以改变我们过去人背马驼的历史。同时还希望党委、政府多给几个这样的项目,把我们鲁企组的机耕路、沟道完善了。”
耕道路、排灌沟渠等建设项目的实施,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水利化程度,促进节约用水等均起到了大的推动作用,项目的建成,将使夕阳彝族乡的2970亩中低产田得到改造,受益群众户数将达到687户。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285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