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神木县畜牧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紧紧围绕建设“发展畜牧、创新畜牧、生态畜牧、和谐畜牧、安全畜牧”五个畜牧发展目标,坚持“推模式、抓典型”的工作方法,化了饲草饲料、现代畜牧产业、畜禽良种繁育、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五大体系建设。
化饲草饲料体系建设。收购优质牧草种子2万斤,购买青贮玉米种子20万斤;完成人工种草8.65万亩,其中优质牧草基地及示范点建设0.85万亩,种植青贮玉米4万亩,草地改良3.8万亩;引进优良牧草品种9种,分别在3个不同试验点进行试验对比,并定期做好记录;完成草原灭鼠6.2万亩;采购饲草加工机具300台;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草原防火及宣传培训工作,确保了无重大草原火灾发生。
化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广陕北白绒山羊控光增绒技术。全县共有增绒棚21个,参试羊子1260只;推广肉用绵羊胚胎移植技术。已经组织胚胎移植供体羊75只,受体羊1000只,目前正在做前期准备;组织山羊受体羊150只,计划克隆出高产绒量山羊公羊5只;对创建的2个省级、4个市级、20个县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进行了规范管理,健全了养殖档案,完善了实验室、兽医室和消毒设施,各项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
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培育肉用绵羊新品种。目前,正在新组建育种核心场2个、育种场16个,纳入基础母羊4500只,并对去年的1026只羔羊进行了鉴定;选育陕北白绒山羊高产。开展陕北白绒山羊普查鉴定,共普查2000只,个体鉴定1500只,其中公羊500只,母羊1000只,特一级种羊600只,占鉴定数的40%;给规模养殖场、养殖园区引进或调配特一级种公羊100只,种母羊544只;开展陕北白绒山羊多绒品系选育,组建选育群2户,纳入基础母羊600只。
化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检查生产经营单位620家,共检疫活畜禽18.2万头,检疫动物产品6600吨,检出并销毁病害动物产品2600公斤,市场监督检查活禽1.3万只,检查动物产品2200吨,查出假劣兽药16种,假劣饲料0.3吨;加了定点屠宰和产地检疫工作,加了生鲜奶、兽药、饲料监管工作。
化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做好以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重点的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完成了牛、羊布病血检工作,共采集羔羊血清15250份、奶牛血清2310份、黄牛血清210份,检出阳性羔羊血清46份,奶牛、黄牛未检出阳性,并对阳性牲畜进行了扑杀、无害化处理,兑现扑杀补助款1.52万元;新型二维码动物标识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项新工作,为此县畜牧局建立健全了全县牲畜标识信息库,录入相关数据,负责全县动物疫标识的审核管理和相关溯源工作,同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疫标识的用台账。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2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