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行业动态 >> 早籼稻购热销难如何博弈

早籼稻购热销难如何博弈

时间:2013/7/20 15:56:51来源:原创点击:984

      目前,我国主产区早籼稻已经批量上市。与往年大相迳庭的是,一方面早籼稻低价收购市场热火朝天,另一方面销售市场冷冷清清。


  从湖南、江西、安徽等主产省看,新产早籼稻市场价格普遍低于低收购价1.32元/斤下0.10-0.16元/斤左右。今年早籼预计总产7亿斤、比上年增产0.24亿斤、早籼稻社会商品粮约为5亿斤的江西省九江市,在早籼稻低收购价政策启动后,农民售粮十分踊跃,至7月18日,全市国有粮食企业已收购早籼稻180万斤。


  面对早籼稻丰收,农民忧愁去年家中的稻谷还没有卖出时,7月2日,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农业部六部门发布了《2013年早籼稻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案》指出,2013年早籼稻低收购价为1.32元/市斤,以2013年生产的国标三等早籼稻为标准品,相邻等级之间等级差价按每千克0.04元掌握。执行《预案》的早籼稻主产区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5省(区),其他早籼稻产区是否实行低收购价政策,由省级人民政府自主决定,执行时间为7月16日—9月30日。


  有了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的支撑,种粮农民暂时消除了早籼稻“卖粮难”的阴影。自2011年10月份之后,我国稻谷市场价格可谓节节下降。种粮农民以为粮食越卖越涨的时代似乎过去了。2011年10月底,我国南方的中晚籼稻曾经一度上升到1.47元/斤,可是好景不长。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每况愈下,以致到今年7月份普通中晚籼稻1.20-1.26元/斤,优质中晚籼稻1.28-1.32元/斤。即便如此,现在仍然看不到回升的希望。在这样的背景下,种植早籼稻的农民当然再也不会坐等价格的下降而错失良机。


  作为国家指定的粮食低收购价执行主体——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既是出于履行职能的需要,又没有资金、利费的担忧,比往年更加快捷地启动了早籼稻低收购价执行预案。预计今年国家收购的低收购价早籼稻将比往年大幅度增加。


  今年能够与中储粮系统收购低收购价早籼稻分一杯羹的,是各级储备早籼稻的轮换。但是,由于前几年收购的早籼稻均处于价格高位,架空轮换风险大,各级储备轮换数量不大。今年早籼稻尽管低价上市,或者处于仓库容量限制,或者处于抵补轮换资金限制,与以往新产早籼稻上市后,大规模轮换的光景已经失之交臂了。


  除了少量优质早籼稻外,大米加工的主力军——大米加工厂已经无能为力了。从2012年开始,我国大多数大米加工企业加工利润率直线下降,亏损的企业日益增多,除了少量的大米加工企业勉支撑维持客户外,能够开机的寥寥可数。近两年的经验似乎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谁在稻谷大上市季节收购稻谷越多,谁将来就亏损越多。面对稻谷收购的“陷阱”,哪个大米加工企业还“敢跳”呢?


  以转手出售简单获取流通利润的稻谷购销贸易企业,在今年的市场状况下,除了帮助储备企业和少数外地企业代购外,不敢“赌”后市稻谷的“好行情”。


  早籼稻市场的“肠梗阻”,将引发一系列问题的衍生。


  国家财力付出巨大。几乎是一家收购早籼稻的政策性主导我国早籼稻市场的格局,注定收购的资金和利息、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来承担。按照今年早籼稻1.32元/斤计算,国家每收购一斤当年需要付出收购费用、保管费用、利息等达到0.12元以上,以后每年需要支付保管费、损失损耗等费用超过0.10元。按照目前我国的大米市场行情,依据低收购价粮食拍卖时按顺价销售原则销售,根本上就没有市场。如果销售不出去,在早籼稻的储存年限2年后的品质下降,有可能只能作为饲料粮而大大降低使用价值,同时也加大销售亏损。


  大米加工企业灾难加剧。一方面是我国粮食生产的连年丰收,更为要命的是大米进口的“井喷式”加速,这使我国实力并不怎么雄厚的大米加工企业雪上加霜。廉价的进口大米使得国内大米加工企业无利可图,政策性稻谷收购和拍卖使得大米加工企业无计可施。大米加工企业的“寒冬”长此以往,对大米加工企业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若如此,我国大米加工企业重蹈“大豆”的覆辙已经不远了。


  种粮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国内大米加工企业的支撑,没有国内粮食购销贸易企业的正常流通,仅凭国家“垄断性”收购,顺价销售,终的结果将是种粮农民利益的受损。国家“垄断性”粮食收购,表面看来是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但是仔细分析并不尽然。一方面低收购价保护的仅仅是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利益,非主产区种粮农民的利益没有收到保护。这些非主产区,每年生产粮食的总量也是不小的,如果挫伤了他们的积性,对粮食生产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相当大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收购网点的限制,不少种粮农民并享受不到低收购价政策带来的实惠。如果粮食收购市场是比较充分的竞争市场,种粮农民不用费劲,在田边地头就轻松地、以比较理想的价格将粮食出售。跌宕起伏、捉摸不定的粮食市场,种粮农民看不到稳定的增收预期,稳定、持续发展粮食生产无从谈起。


  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我们要学会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作为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我们已经探索了多年。但是,在粮食的问题上,我们需要认真思考。


  市场是无形之手,市场是有形之手。市场经济就是左右手互博。谁拥有话语权和定价权,谁就掌控了市场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制造了公平的不平等,垄断企业制造了不公平的不平等,政府要制造公平的平等。因此市场经济政府的职能应该是打压垄断,保护市场无形之手,并弥补它的缺陷。价格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补贴政策是政府的通常手段。


  当前,我国包括早籼稻在内的粮食市场价格步步下降,下降到收购企业不敢出手,加工企业不敢加工,经营者不敢经营的“窘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要调整。


  我国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已经九年获得丰收,今年有望继续获得丰收,国内的粮食供给基本达到平衡水平。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官方”大量、边界几乎是无节制地进口大米?一年一年的粮食价格大幅度下跌,每年几千万亩耕地荒芜,农民种粮积性处于“观望”状态……,这些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如果国内粮食加工企业瘫痪、粮油流通渠道不畅、农民种粮积性缩减,外资企业控制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人口大国将根本上从粮食到食用油脂的基本消费都被人牵着鼻子走了。到那时,还何谈粮食安全、国家安全?


  无论从世贸规则,还是国内法律、政策,国家有关部门完全有能力通过价格政策、利率政策、税收政策以及补贴政策等,控制粮食进口,调整粮食补贴政策,鼓励粮食生产发展,保持95%的粮食国内自给,保持国民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8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