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田间地头”是他们永远的实验室

“田间地头”是他们永远的实验室

时间:2013/7/26 11:53:26来源:现代农业网点击:3564

  7月11日,高温34摄氏度。玉米育种专家、青岛农业大学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教授赵延明一边给研究生布置“假期作业”,一边忙着收拾“行装”。和往年一样,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

,今年暑假他又要奔赴各地的玉米生产区,“扎”进玉米地里,指导生产、调查研究。

  “田间地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的实验室,”赵延明说。这个学校的许多教授和赵延明一样做着“出行”前的准备,甚至已经走进乡村农户,在“一线实验室”忙活开了。

  青岛农大党委书记程玉海表示,要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让更多农民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就更要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作风。

  没有一身黄土两腿泥 做不了农民专家

  “学校搞农业科研的专家教授,都是一有时间就跑农村蹲地头,”赵延明说,“要搞好农业科研,就要先当好农民,成为庄稼地里的好把式。”

  为了早出、多出玉米新品种,10多年来,赵延明每年都像候鸟一样习惯性地飞到海南育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在田里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然而这个几乎天天埋在玉米地里育

种的人,竟然是个花粉过敏症患者。每天工作结束后,他身上就开始起一片片红斑。他却总说,“哪有因为过敏就不种地的农民。”

  对此,与赵延明同在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花生栽培专家王铭伦教授深有同感,“没有一身黄土两腿泥,做不了农民的专家。”1998年的特大洪水灾

害,皖南山区山洪暴发,淮北局部洪涝成灾。这样的情况下,王铭伦深入安徽灾区,考察花生生长情况,“越是端的自然条件,越要去看看,才能使技术和研究成果更加完善。”

  研究与生产需求无缝对接,不愁转化难

  如何破解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的“两张皮”现象?青岛农业大学校长李宝笃说:“作为农业大学,必须要面向“三农”选择科研课题,要着力解决影响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他表示,学校科研明确定位在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向上,从行业和产业发展需求中找课题。“这样的课题研究与生产需求无缝对接,自然就不存在脱节与错位的困扰,也省去了

转化难的担忧。”程玉海一语中的。

  2008年,该校直接把研究中心设在农村里,在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毛砣村成立了“青岛农业大学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改良及生态农业试验工作站”和“青岛农业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遴

选优秀研究团队钉在村里开展研究。2009年12月,又在村里设立东营市青农盐碱地改良及现代农业研究中心。据不完全统计,青岛农业大学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的专家教授有300多名。国家水

禽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宝维教授每年的假期都行程几千公里,深入十几个养鸭场和养殖户,就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

  科研成果的价值要用“效益”来说话

  “课题从田地上来,成果要回到田地里去”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宋希云说,该校专家教授们的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验收只是一个开始,只有把成果真正推广,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才

被称作“有效科研”。

  青岛农业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上不断突破传统机制,大力向科研人员倾斜。根据青岛农业大学奖励办法,成果转让收益的40%直接奖励成果研究人员,50%反哺科研,用于其改善科

研条件和科研业务支出,5%用于学院优化科研环境,学校仅拿其中的5%。科技处处长王兆华表示,“这让全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加自觉地把科研的方向从个人兴趣转到社会需求上来。”

  柏学进和董雅娟夫妇堪称青岛农业大学的“居里夫妇”。他们从事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先后培育出我国例健康成活的体细胞克隆牛、国际例体细胞克隆牛胚胎玻璃化冷冻移植犊

牛和国内例体细胞克隆牛自繁后代以及携带抗疯牛病基因的体细胞克隆牛。这些前沿成果没有阻止他们住进村里的脚步,2003年,他们在山东淄博仁里村成功育出肉牛品种山东黑牛,

并在那这里扎下根。

  “不住洋楼住牛棚,你们图个啥?”有人不理解。董雅娟这样理解,“专家教授的意义,就是给社会带来效益。”如今,山东黑牛不仅直接带动30万高青农民发家致富,更延伸到种植业

和加工业,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预计十年后能形成千亿元黑牛经济产业链。

  在职称评聘上、从利益分配等方面,青岛农业大学不断深化政策改革,大力推动和保障教师们做有用科研的积性,积鼓励科研人员们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迅速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效

益。

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564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