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统计分析 >> 新型产业模式下的西瓜种植业

新型产业模式下的西瓜种植业

时间:2015/5/14 11:28:35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681

  有这么一位农民他把西瓜育成了 “摇钱瓜”,把农田变成了 “聚宝盆”,在希望的田野里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他就是彭友达,24年前,他与妻子潘荷青引进0.2公斤西瓜籽,承包红丰村六塘涂地种植3.5亩大棚西瓜,获成功后推广种植,如今温岭市种植的大棚西瓜面积已达8万亩,他追着太阳种西瓜,带动台州20万亩年产值达4亿元以上,产品销往佘国各地,从而带动一大批农民脱贫致富。2005年彭友达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找富苗

  彭友达是箬横镇长山村党支部书记。刚开始,他跟村民们一样仅靠种几亩水稻维持温饱。1991年,他在征订来的科技杂志上看到种小型西瓜能致富的消息后,分析认为温岭东部沿海的土地广阔,土壤中含钙等多种元素,十分利于西瓜的栽培。就这样,他与妻子潘荷青合计后,从新疆农科所引进0.2公斤小型西瓜。84-24”种子,承包了红丰村六塘的3.5亩坦地种起西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人家种西瓜都用传统的方法露地栽培。但彭友达认为露地栽培上市迟时间又集中,而且西瓜是高光效作物,如果采取薄膜覆盖能改变气候、提高积温,就能使西瓜早上市,于是他就采取薄膜覆盖。结果3.5亩西瓜种植获得成功。当年亩收人3000来元,比种其他作物经济收人好十来倍。

  致富的门路终于找到了。1993年,他想办法扩大薄膜覆盖面积,动起脑筋把薄膜缝并起来搞大棚种植,由于其方法在当地无人试验过,他就自费到省农科院,到山东等地考察学习。1993年他种了 7亩大棚西瓜,通过科学的种植和管理,加上良好的土壤条件,就这样育出了致富瓜。

  带民富

  经过几年的种植,彭友达富了,但他致富不忘众乡亲,把种瓜技木无私地传授给本村及兄弟村村民。现在,长山村家家户户种西瓜。村民年均收人超万元。

  由于受气候限制,冬天在温岭没办法种瓜。彭友达动起了带群众到南国种西瓜的念头。1997年冬,彭友达去广东考察气候、土壤及环境后,1998年带村里的 35位村民南下广东,在揭西地区承包了 250亩土地,种植起180亩西瓜和70亩哈密瓜,当年均获成功。几年来,彭友达带村民分别在海南、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建立西瓜种植基地,面积稳定在1.23万亩,使“玉麟”西瓜基本实现了全年生产,春夏秋冬四季在各大城市都有供应。

  拓新路

  24年来,彭友达为温岭的土地播下了科技星火,他不但育大“玉麟”西瓜,还建立起省内一流的西瓜科普馆,至今他带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729户社员和带动3万多农民追着太阳种西瓜,在各地建立起29个西瓜生产基地,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西瓜10万吨。尤其是他摸索出的大棚西瓜栽培三膜覆盖技术,推行的西瓜反季节栽培技术创造出较 高的效益,为社会带出财富,为农民奔上小康富路。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81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