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唐尧大地上处处生机勃勃。走在翼城县南唐的乡村田野间,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浇水施肥、建棚育苗、修枝整形,春耕生产的滚滚热潮扑面而来。
西瓜、草莓、药材、核桃、苹果、芦笋、紫薯……近年来,南唐乡提出了围绕神河线,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的发展目标,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在南唐娇艳绽放。
庆丰永利 再添大棚300个
在南唐乡符册村南,庆丰农产品公司一排排、一片片日光温室大棚错落有致,精致的钢架支柱,成排的自动化浇水施肥喷头,双层空气塑料棚……无不让人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颇为壮观。大棚里,一行行嫩绿色的西瓜苗长势喜人,工人们三三两两地或绑条带,或灌溉幼苗。
“这是3月上旬移栽的西瓜苗,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你看才不足一个月时间,长得多好呀……”王玉莲娓娓而谈,脸上灿烂的微笑着。公司负责人李军告诉笔者,现在农场共流转土地1250余亩,在去年300个大棚的基础上,今年两个公司再添大棚300个,今年共育苗30万株,侯马、下坪的客户拉走5万株,剩下的25万株全部移栽到拱棚里,在原来品种的基础上,今年又增添了新品种,这些是早熟超甜型西瓜,具有生长势、抗病性好、皮薄坚韧、保鲜性好、口感的特点,到5月上旬就能上市!除西瓜外,两个公司还发展葡萄350余亩,今年将有200亩初挂果,等到成熟季节,在品包装销售的同时,还将发展采摘农家乐。
在庆丰公司、永利合作社的带动下,南唐乡西瓜已成为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响亮品。西下坪、南丁、樊店等村的拱棚、露地西瓜目前达到300余亩。
河云草莓 名气在外收入丰
从小到大,一个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走进被誉为“草莓村”的河云村,环村都是草莓棚,900余亩的草莓棚一排排有序排列,望也望不到边。棚内采摘客欢声笑语,棚外大小车辆穿梭往来,从元旦草莓上市到现在,河云村沸腾一片……
今年50岁的冯流水已经种了七八年的草莓。现在正值草莓上市期,他天天都去草莓地报到。这不,刚吃了午饭,他就早早地来到草莓地,再过一周又有一批草莓上市。看着那红彤彤的大草莓羞答答地藏在绿叶中,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谈到收益,憨厚的冯流水笑着搓搓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今年的收成,一亩地能收草莓1000公斤左右,一公斤20元至30元,收入2万余元,除去费用,能赚1.5万元左右。冯流水告诉记者:“我们河云村的草莓绿色、生态,休闲的采摘方式让光顾过的客人尝到了新鲜,品到了自然,也圆了我的致富梦。”
如今,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村民的年均收入实现翻倍增长,全村靠草莓年收入超过千万元,村民户均收入3万多元,在县城买楼房的就有40余家。新的一年,这红红的草莓,继续圆着全村405户1700余口人的致富梦。谈到未来的发展,村委主任李长明信心十足,“今后5年,计划每年增加100余亩、30余个钢架棚和温室,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品种,进一步扩大河云草莓品效应和市场效益!”
药材培育 有涨有跌算总账
在下阳村田间的樱桃树枝条粗壮、长势喜人,药材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碌整地下种;庭院内外、房前屋后晾晒着刚刚采收的黄芩。
“去年种了5亩黄芩,还种了点丹参和地黄,虽然今年的黄芩价格不高,可是总的算起来种药材还是划算嘞!”村民宋晓明说。
依托当地良好的气候和土地资源,种植中药材成了下阳村致富的法宝。在村党支部书记徐金福的带下,种植能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引导和支持农民种植中药材,药材产业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2014年全村种植黄芩面积达到400亩,产量超过14万公斤,一亩地纯收入达到2600余元。
在下阳村药材种植的带动下,全乡从事药材的经纪人就有300余人,与大的药材市场对接,东下坪、西下坪、南丁、河云等周边村种植规模也不断扩大,一个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乡的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
特色农业 亮点多多前景好
西瓜、草莓、药材构建起南唐乡特色农业的大框架,而苹果、核桃、芦笋、紫薯、樱桃等特色种植又成为特色农业新的生力军:北唐等村苹果园区依托“中农乐”、“绿协”形成了23个精品示范园,获全省管护精品园美誉;樊店符册核桃园区成为翼城核桃优质发展的名片;芦笋面积突破了800亩;南丁紫薯已经注册了商标;下阳樱桃已发展成为500亩标准化园区……南唐乡的特色种植面积正不断扩大,多元的产业结构让该乡农业产业亮点频现。
目前,该乡专业合作社达到了62家,其中种植合作社34家,围绕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促进了设施农业高水平建设、高效益发展。宝丰西瓜专业合作社、河云草莓专业合作社、欣耘芦笋专业合作社、兴家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把分散的农户拧成了一股绳,组建起了经济联合体,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出效益。同时,在县农委的支持下,南唐乡利用举办培训班、田间实地授课等形式,让农民掌握专业技术,还多次组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到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进省市县“取经”,并聘请山西农大的专家传授“药林间作”知识、田间地头传授技术,为特色农业发展会诊把脉。
作为传统的农业乡,南唐乡依托自然优势,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使特色农业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支柱产业,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984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