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笔者走进莱城区牛泉镇毕毛埠村葡萄基地,果农高卫东的温室大棚内葡萄青中泛红,“藤稔葡萄已经卖出了2棚,这棚还差四五天就可上市,除去人工成本,纯收入十几万不成问题。”这是牛泉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一个小见证。近年来,该镇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的要求,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内力外力并举,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加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1 提高区域化水平
牛泉镇实施“一村一品”和“多村一品”工程,着重发展山楂、鸡腿葱、紫薯、葡萄、爱宕梨等特色农产品,依托投资300万元的镇产权交易中心和“三资”管理中心,努力打造毕毛埠及西牛泉为中心的蔬果种植基地,已发展成为全市大的葡萄栽植和温室蔬菜大棚基地。发展以庞家庄村山楂、花椒为中心的干鲜果种植加工基地;以圣井村为中心的紫薯种植基地;以贺小庄村为中心的鸡腿葱种植基地,并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为标准,不断提升规模和档次。目前,发展家庭农场8家,专业合作社105家,其中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示范合作社。
2 加大规模化经营
大力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集中,鼓励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抱团闯市场。目前,全镇共发展专业合作社118家;新增山东省一家,即莱芜市田香食品有限公司的“懒老婆”煎饼食品;华兴鸡腿葱正在建设“温室大棚+沼气池”的循环种植基地;以花椒、柿子等干鲜果农副产品加工、购销为主的民营大户和规模加工企业达到220多家。
3 推动标准化发展
毕毛埠村坚持“典型带动、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工作思路,走“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以创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产品为抓手,实行蔬菜、水果产销全程标准化,逐步形成“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的格局,推动蔬菜、水果产业从低端到高端迈进。目前,全村已流转土地1450亩,温室大棚360个,年可实现纯收入900余万元。为提高种植户建大棚的积性,镇村制定了扶持政策,对每个建棚户协调解决3万元的贷款,提供3吨水泥,交3年的土地承包费,为种植户搭起致富“金桥”。
4 提升科技化水平
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山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达成技术合作,重点开发山楂醋、山楂黄酮提物、山楂保健茶等系列产品,带动上万人次参与山楂加工产业,年加工山楂5000吨,申请了山楂干绿色食品认证。在山楂行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情况下,个制作了山楂干企业标准,建立起行标。莱芜华兴鸡腿葱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莱芜鸡腿葱,与科研院校合作,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合作社基地还辐射带动周边镇50多个村、3000多户参与鸡腿葱生产,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10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