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林业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想要经济不断发展,就要保证林业资源的充足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把林业经济的重点转向林下经济,能够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分析了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重要性,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林下经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
关键词: 林业经济;林下经济;经营转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上提出了要不断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此推动产业的不断进步。林业肩负着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重任,在为人民提供大量物质及非物质的生态产品的同时,还在增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气候的恶化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加,以消耗能源为手段的林业发展已经不被人们所接受[1]。新形势下,林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唯有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才能为林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目前,如何更好地发展林业,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
1 林下经济的意义概述
林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林下经济本身其实一种多项目一起发展的复合型产业[2]。开展林下经济能够有效缩减林业经济周期、提高林业附加值、建设科学合理的人工森林群落、维持生态平衡,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能够带动我国林场的经济发展,提高林场职工的收入,大程度上实现我国的“富民桂”。现阶段,我国林场职工的收入不容乐观,林下经济的发展能够合理利用山林区资源,实现林场职工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发展与林业繁荣。此外,发展林下经济对于企业的结构调整与优化有着重大意义,它能够转变经济发展的形式,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 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的重要性研究
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转移,国有林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因素。发展国有林场能够带动林下经济的发展,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2.1 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随着林业的不断丰富、发展,如今的林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林业的多样化经营能够有效地融合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等因素,把林业发展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运用科学的理念以及科学的手段,维持生态资源的平衡。林业经济向林下经济经营转移,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域特点,发展适合的产业,多资源、多角度地对林业的有形资源以及无形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的转型,由单一产业开发向多元产业开发过渡,更深一步地挖掘林业的发展空间,从地域、时间等方面提升林业的综合效益。
2.2 有利于统筹林地整体经营
发展林下经济就需要对一些自然界的森林结构进行人工干预,人工干预生态结构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进行人工干预时,一定要经过具体的规划才可实施,其布局与设计都需要具体的对群落的分布、面积、地势以及水源等方面详细调查,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来经营,通常上不需要密植,种植的方式尽量仿造原生态环境进行。用这种方式不仅对生态环境安全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够大程度地开发利用资源[4]。所以,林下经济的实施在整个林业中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国有林场为主要力量发展的林下资源能够从很大程度上促进林业的科学合理规划以及调度。
2.3 有利于信息的利用与技术的扶持
时代的进步使信息成为了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不能全方位的获得有用信息,就无法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出严密的分析,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信息的缺失就好比人类在听觉或是视觉上的缺失,各行各业都是这样,获得的信息不充足就会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有林场在信息的获得方面占有着很大的优势,国有林场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有用信息。单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国有林场对于林下经济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着完备的信息获得渠道是成功发展产业的步。此外,国有林场的技术先进并且技术网络发达,这是有利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又一有利因素,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条件。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有雄厚的技术支持,没有了技术就不能在发展中站稳脚步,也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5]。
3 林下经济的多样化经营策略
3.1 发展能源型林下经济
目前,有很多的重要资源正在遭受严重的缺失危机,资源的枯竭会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测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只好另寻它法,把资源开发的对象对准了一些植物。一些粮食作物成为了资源开发的对象,但是这样做又会威胁到粮食的安全。在人们不断的研究中发现,一些能源草类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既能够解决能源危机,又不会威胁到粮食的安全。因此,大力推广能源草类植物,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即经济又环保,对人类的生活不会有影响,能源草类植物的热量很高,非常适合做燃料,有着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开发价值比较高。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27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