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疆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地处城郊,是以牛羊短期育肥为主、部分奶牛产奶为辅相结合的农区乡镇。该乡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因疫苗注射出现不良(过敏)反应,影响牲畜健康的现象,其对该乡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基于此,结合笔者10多年的防疫工作经验,对动物防疫中疫苗出现不良过敏反应的原因、采取措施及具体补注疫苗时间作出汇总,以供动物防疫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关键词: 动物防疫; 疫苗; 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
新疆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地处城郊,是以牛羊短期育肥为主、部分奶牛产奶为辅相结合的农区乡镇。该乡从1999年开展动物防疫工作以来,尤其是开展口蹄疫疫苗的注射工作以来,累计因注射疫苗出现不良(过敏)反应导致死亡的牲畜累计26头(只),导致流产的牲畜累计30余头(只)。这个情况对该乡开展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笔者结合10多年的防疫工作经验,对动物防疫中因疫苗注射出现不良过敏反应的原因、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具体补注疫苗时间作如下汇总。
1 外地引进牲畜
对刚从外地引进的、不到观察期满的牲畜不能接种口蹄疫疫苗。从外地引进的牲畜,观察其外表,测体温,均十分健康,也少要隔离观察15 d左右,才能补助疫苗。因为牲畜经过长途运输,抵抗力较弱,加之到了新的生存环境,需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时可能会因新环境造成肠胃消化不良、拉稀等症状而导致身体不适,恰巧因注射了疫苗,导致体温增高,造成身体不适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对刚从外地引进的牲畜,待其观察期满后,采食正常、体温正常,一切外部观察都正常的情况下,可注射疫苗。
2 待孕的母畜
对待孕的母畜,牛妊娠7个月以上,羊5个月以上均不能接种口蹄疫疫苗,因注射疫苗后,一方面由于疫苗反应,会引起部分牲畜体温有0.5~1.0 ℃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注射疫苗时人为的惊吓,都会导致采食量下降、营养吸收不良等情况,无形会造成胎儿着床不稳、流产等情况发生。因此,对待孕的母畜,一定要向畜主仔细询问配种时间、观察牲畜外部体征、确定可以注射疫苗的情况下,让畜主抓住牲畜头部,轻轻的抚摸,消除其恐惧心理后,迅速注射疫苗。
3 病畜或正在治疗用药的牲畜
对病畜或正在治疗用药的牲畜不能注射疫苗。若对此类牲畜注射疫苗,只会加重其病情,严重者导致死亡。若发现牲畜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等情况时,及时询问畜主,其近几天的采食是否正常,行动与平时有没有不同。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确诊其身体情况后,做好防疫记录,待其健康后补助疫苗。
4 瘦弱畜
对瘦弱畜不能注射疫苗。这类牲畜本身体质就弱,注射疫苗后,由于轻度的疫苗不良反应,会加重其肠胃消化紊乱,采食减少,甚至拒食,严重的至死亡。对这类牲畜,应向畜主仔细询问其近期的行动、采食等情况,这些情况均正常时,可注射疫苗。若存在异常,不要轻易注苗,待其采食正常后再补助疫苗。
5 其他较特殊的牲畜
其他一些比较特殊的牲畜要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如八十四户乡养殖小区的奶牛养殖户李其林家的一头5岁荷斯坦奶牛和其2岁的牛犊,注射口蹄疫疫苗1 min左右,就立即出现疫苗过敏症状,对这种特殊体质的牲畜,在记录疫档案时,一定要在备注栏标注清楚,注射完疫苗后,不要急着离开圈舍,应及时备好肾上腺素(一般多用于孕畜)或地塞米松,用于肌肉注射,依据情况,还可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0%的高糖、维生素C等辅助治疗缓解过敏症状。
总之,在注意以上情况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一头畜、一个针头的原则,随身携带消毒药水,每注射完一户,要对注射用具、手及鞋底等进行消毒,避各类传染病的传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454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