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业结构的连续调整,新疆农业现代化也不断推进,一大批特色产业在天山南北乘势壮大,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成为惠民增收的新渠道。
由于高新节水技术快速推广,新疆小麦、玉米、水稻等优势产业带逐渐形成,并向全疆41个主产县市集中,粮食单产水平明显提升。2013年,新疆粮食产量实现了“六连增”,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612公斤,比高169公斤。
东部大型棉纺企业也纷纷“落户”新疆,天山南北棉区的优质高效棉田迅速增加。2013年,占棉花总产量一半以上的新疆棉花,品质、单产和总产量等7项指标已连续20年保持位,当地一半以上农民从“白色产业”中受益。
除棉花以外,其他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也不断增加,甜菜、啤酒花和芳香植物等优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使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内部良性循环。
连绵千里的“绿色果园”,让干旱的新疆,迅速崛起为六大果品生产带之一。
截至2013年底,新疆林果总面积达到2210万亩。环塔里木盆地、伊犁河谷和天山北坡形成了以红枣、核桃、香梨和苹果等果品为主的特色林果产区,年产量达到800万吨。
与此同时,当地果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能力也在不断增,使林果业迈入由基地建设向市场开拓转型的新阶段。目前新疆自主经营的果品品营销网点遍布大中城市,出口量超过20万吨。在过去4年间,当地农民人均来自林果的收入也翻了一番,达到1200元。
曾经几度沉浮的“红色产业”,如今也成了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稳定的增长。随着新疆的番茄和辣椒制品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种植番茄和辣椒的区域也逐渐固定,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天山北坡形成稳定的规模化产业带。
眼下,新疆番茄制品产量占的70%,出口量占国际贸易量的四分之一。新疆产的辣椒红素、辣椒碱等产品,主要销往新疆以外的市场。其中,出口量占销售量的一半左右,增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新疆是大的牧区之一,但畜牧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为摆脱这一窘境,新疆借助游牧民定居工程,推进良种繁育、减灾防灾等六大体系建设,培育大批新型“牧场主”,改变靠天养畜的生产方式,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到2013年,新疆牲畜存栏4502万多头(只)畜牧业总产值次突破了600亿元大关。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932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