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临洮县紧紧围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一村一品”为切入点,围绕马铃薯、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如今,该县群众依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在加快乡镇区域经济发展的大道上,小康的步伐越走越快,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种了4分地的小香葱,至少要卖6000元,亩产收入1.5万元至2万元是没问题的,葱挖完后,还可继续栽植葱苗……”提起小洋葱,临洮县太石镇沙塄村村民安淑云有道不尽的喜悦。这便是该县依托乡域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助农致富群众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为了进一步搞好“一村一品”的后续跟踪和技术服务,该县成立了由320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一村一品”专项服务队,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切实为农户解决了后顾之忧。
目前,该县逐步形成了以东北部高寒山区良种马铃薯扩繁、浅山坪区优质商品薯生产、城郊马铃薯淀粉制品加工等一批马铃薯种植、加工专业村。建成洮阳南苑村大白菜、辛店镇桑南家村大葱、下杜家村大蒜、上营乡下营村蒜苗、辛店欧黄家大蒜、太石水泉胡萝卜和沙塄小香葱、龙门二十铺旱地辣椒、中铺弯腰子百合、新添崖湾韭菜等一批“一村一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个,并形成了相应的一系列专业化生产村。中药材种植形成了窑店镇北大坪、连儿湾花麻湾、康家集刑家山等一批典型村。
截至2013年底,该县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0.06万亩,已建成高效日光温室6864亩、塑料大棚3.24万亩,新建日光温室201座,塑料大棚6124亩,蔬菜总产量76.32万吨,实现总产值9.0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41元;中药材种植10.05万亩,实现总产值8.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97元;沙塄村的小香葱除供应本县市场外,还远销兰州、西宁、成都、内蒙古、河南等地。水泉村的胡萝卜经过简单加工包装后远销四川、陕西、河南、广东等地,被称为“小人参”,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40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