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示范专区 >> 惠州脱了军装当农民收购蔬菜帮村民

惠州脱了军装当农民收购蔬菜帮村民

时间:2015/8/5 11:50:07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845

  从身穿迷彩服到西装革履,再到脱下西装穿上农服,服饰的转换暗示着陈健聪身份的几次转变。这个80后的小伙子终选择回到家乡———惠阳区平潭镇红光村做起蔬菜收购,后来还承包了土地种菜,开创属于自己的农家天地。

  辞去单位工作回村成为蔬菜收购人

  “来来,把豆角放在秤上,看看多重?”初见陈健聪在红光村双岭村民小组,他正在自己开的健聪家庭农场招呼菜农,包装好收来的豆角、苦瓜等蔬菜。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笑起来阳光自信,做起事情踏实稳重,这是陈健聪给外人的印象。

  陈健聪是土生土长的红光村人,出生于1982年,曾在湖南当兵3年,于2002年退伍。退伍后,他到惠阳一家机关单位工作了一年便辞职了,“出来做点自己的事情。”

  红光村是惠阳种植蔬菜面积较大的村子之一,但是当时村道尚未硬底化,位置较为偏远,收购商很少进村收菜,村里种菜的农民常常为销路发愁。陈健聪想做的事情,就是将村里的蔬菜销售出去,自己可以赚点差价,还能解决村民蔬菜的销路问题。

  “当时手上也没多少钱,贷款买了一辆小货车,就开始收菜卖菜了。”陈健聪说,他是村里个做蔬菜收购生意的人,如今村里有五六户人家做这行,而他仍是村里大的收购商。

  每天下午,陈健聪从村里的菜农处收菜,晚上12点从家里出发,到市区河南岸一农贸批发市场卖菜。陈健聪说,满车的蔬菜运到市场后,零售菜贩一般是几十斤地批发。生意好时能在早晨五六点卖完,如果批发不完就做零售。

  辛辛苦苦大半年,陈健聪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了一万多块钱,这对于刚刚做生意的他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甚至有过“天天熬夜也见不到钱,不干了”的想法。原来,陈健聪收菜不挑剔,只要菜农送来的他都照收,但有些品种不好卖,后只能自己吃亏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咬咬牙坚持做下去,他的这种“吃亏”精神,慢慢地让菜农产生了信任,更愿意把菜卖给他。

  租地种菜丰富蔬菜售卖品种

  熬过了创业初期的困难,陈健聪的事业慢慢上了轨道,收入也逐年增多,还建了新房子。到了2012年,陈健聪向亲戚朋友租了150亩土地,自己种起了蔬菜,他想让卖菜的品种丰富起来。

  在自己的一块番薯地里,他拿起锄头,熟练地将番薯的茎叶翻起锄断,拉起一大串番薯。“这是今年的造番薯,种一两个星期就可以上市了。”陈健聪说,他的菜地不会连续种同一种农作物,除了用轮作的方式耕种,还自己堆家肥,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可口得多。

  在去年年底,陈健聪的家庭农场成为了市级家庭农场,他又有了新的想法。“想搭建一些大棚,种植一些特殊农产品,像贝贝瓜之类的。”陈健聪说,更长远一点的打算,他希望自己的家庭农场成为乡村游的地点之一,帮助菜农增加收入,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4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