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搭建平台,合作社再拓宽渠道
焦溪梨农今年卖梨不太难
4日上午10点,种梨大户顾祥龙蹲在江苏焦溪舜溪果品交易市场,忙着给梨包装。2个小时后,他用电瓶三轮车拖来的这2000多斤小梨子,被集中装箱送到福建,这是他在过去万万没有想到的。
8月初的梨子,皮色翠绿艳丽,上口清脆溢香,水份充足鲜甜。每到这个时候,我市郑陆镇焦溪梨就开始集中上市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当地的果农又多了一些销路,一方面是今年政府搭建的果品交易市场发挥了作用,原本很难销售的小梨子,现在有经销商专门来收购了;另一方面,当地农村合作社拓宽渠道,利用物流辐射作用,把当地精品梨送往。
自产自销的方式,小梨子很难找到销路
郑陆镇作为天宁区的农业大镇,焦溪梨名声一方,过去,果农习惯自己生产的梨子自己找销路,有渠道的销路就好一点,没有渠道的只好低价卖出或者直接滞销。“顾客只要7两左右的大梨子,小梨子很难卖。”果农张琴娣一边包装一边指着地上的小梨子说,这种斤两不够的小梨子太多,经销商总是挨到后几天,上门以超低的价格收走了,还有不少就直接烂在地里。
平台引进3家福建经销商,专门收购小梨子
为了解决老百姓小梨滞销的问题,2013年,郑陆镇投入300万为果农搭建销水果的中间平台——舜溪果品交易市场,由当地政府寻求经销商,果农把水果送到市场,经销商直接到市场拿货。
“浙江也有一个大型水果交易平台,很多外地经销商在当地收购梨子。”舜溪果品交易市场负责人曹国良告诉常州晚报记者,为了把郑陆的梨子销往外地,去年开始,当地政府专程去浙江寻找经销商,以入驻费的形式,招了1个福建的经销商,专门收购4.5两以上、7两以下的小梨子,另外专门引进了收购精品梨的经销商,让果农少跑冤枉路。
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2个福建水果经销商,专门收购小梨子。这两天一大早,果农把梨子运来包装好称斤,装车,集满2万斤就高速,第二天下午就能运到福建泉州。平均下来,每天从这里销出去的小梨子有6万斤。曹国良说,收购的价格虽然不及精品梨,但是也能帮果农收回种植成本了。
农村合作社拓宽渠道,把精品梨推向了
除了依靠政府,老百姓自己也在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这两天,在査家湾生态林果专业合作社,每天晚上都会接到2000多斤的订单,第二天一大早集中装箱运往各地。
合作社社长查仁义说,去年7月,合作社与邮政合作,通过邮政的物流及网点把梨子销往省内其他地区。为了把梨子品推向,今年,合作社又与顺丰牵手。
销路宽了,质量要跟上。合作社对自己销售的梨是有要求的,针对本村范围及周边地区,梨子必须6.5两以上,“我们只做精品梨,保障市场上梨子的批发价不跌。”查仁义说,在价格方面也可与交易市场形成竞争,给老百姓实惠。
经过一周的高温,正是梨子甜的时候,为了保证口感,今年合作社还另外建造了冷库,“现在冷库里已经保存了7万斤精品梨了。”查仁义说。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23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