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示范专区 >> 黔江黄溪镇特色效益产业发展快 留守农民“两栖”增收忙

黔江黄溪镇特色效益产业发展快 留守农民“两栖”增收忙

时间:2015/8/15 16:52:29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803

  “地里有活时在家里忙,地里没活做的时候就到附近猕猴桃基地打零工,一个月能挣1200多元,顾家挣钱两不误。”正在猕猴桃基地除草的黄溪镇塘河村2组村民张成香说,这种挣钱方式不比在外打工差。

  据悉,该猕猴桃示范基地始建于2011年底,面积有1500亩。基地管理员介绍说,基地是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在劳务用工上优先聘用当地的农民。目前,在基地长期务工的留守妇女有20人。

  除了在塘河村猕猴桃基地,笔者在正在建设中的新明村200亩蚕桑基地,看到几名留守妇女在整理桑地,为冬栽桑做准备,她们有说有笑,脸上充满笑容。

  “我们以前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没有其他门路,挣不到钱。现在每月有一半时间在基地务工,主要干松土、施肥、除草、浇水等轻体力活,每天能收入80元,真是太好了。”黄溪镇新明村3组村民陈玉翠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高兴地说。

  猕猴桃基地和蚕桑基地只是该镇留守农民“两栖”增收一个缩影。近年来,黄溪镇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为留守农民创造务工机会,这种“两栖”增收已经成了越来越多留守农民的生活写照。

  “黄溪镇是黔江区偏远的乡镇之一,距离城区69公里,村里的人除了那一亩三分地的收入也没有别的经济来源,为提高生活水平,村里的青壮劳力选择外出打工挣钱。”黄溪镇分管负责人张昌林说,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为了管孩子、照看老人,想出去难,可不出去又没有钱赚,生活更难。

  张昌林还说,对于拓宽留守农民“两栖”增收门路,一是引进三磊田甜农业公司,建成优质猕猴基地1500亩,引进嘉黔木业,发展以巨尾桉、台湾桤木为主的经济林10000亩;二是以李黄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种植辣椒、蜜本南瓜、紫红薯等特色蔬菜6500亩;三是采用“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大力推广桑地流转,发展蚕桑产业,形成200亩以上蚕桑基地2个;四是积引导打工者返乡创业,为“两栖”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悉,该镇有500多名留守农民“两栖”增收,全年务工收入超过800多万元。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03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