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示范专区 >> 溆浦六旬老人爱土如“金” 百余亩荒芜田地复“农貌”

溆浦六旬老人爱土如“金” 百余亩荒芜田地复“农貌”

时间:2015/8/18 9:33:13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061

“这么好的良田,荒了让人心疼啊。”8月12日,在桥江镇林家坡村,今年61岁的老人周大元正把一个个玉米放进脱粒机里。老人看着眼前一片绿色的稻田,从心里发出了感慨。

2014年以前,周大元除了培管自己家3亩多的责任田外,还做些砌围墙、修扶栏等小工程。由于两个儿子在外做生意,自己又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和老伴衣食无忧,生活较为宽裕。2014年,因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在家的老人又无力管理,加上灌溉不便,他家门前二十多亩良田变成了荒地。原来春天油菜金黄一片,夏天风吹稻浪,秋天丰收忙碌的盛景没有了,一年到头干涸的土地沉寂得没了任何生机。


玉米脱粒

“这里交通方便,田地平整,为什么大家就不种了呢。”一辈子种田,经历过苦日子的周大元惋惜地说。“不能让良田就这么荒着,太可惜了。”周大元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了老伴。刚开始,老伴并不赞同,认为他年龄大了,种田又很辛苦,怕他吃不消。但经不住周大元的屡次劝说,还是同意了。后来,他又主动找到了村支部,取得了这片荒地的承包权。

这片荒地大的缺陷就是缺少水源。本来不远处是有一口山塘的,但是属于邻村管辖,一到天旱就只能维持该村部分田地的灌溉,根本照顾不到林家坡村这二十几亩荒田。

但周大元早就想好了。今年3月,他自己花钱请来挖土机,把紧靠山塘下面的责任田挖成了2亩多宽,1米多深的水塘。从开挖到到后完工,足足花了一个多月,用了近三万元才建好。通过蓄积雨水和山塘的渗水,良田的水源终于解决了。

“一亩田能收到1000多斤稻谷,按照1.4元一斤的价格,2万多斤也有近3万元收入呢。”周大元算起了一笔账。他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该村村支书周介雄介绍,为了帮助周大元提高种植效益,村支部多次联系农业部门专家现场提供技术指导,还在农忙时请人帮忙,解决其人手不够的问题。据悉,在周大元的带动下,该村有100余亩荒田荒地又恢复了“农貌”。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061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