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卫博士,河南泌阳人;现为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动物疾病流行病学机理及防治研究。
河南家禽饲养量在国内位居前列,但养殖形式以家庭养殖为主。家庭养殖由于生物安全建设不足,从而导致家禽疫病多发,进一步引发滥用药物,危害食品安全。
9月1日,就家禽养殖生物安全建设方面的相关问题,记者对河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新卫进行了采访。
王新卫说,养禽场生物安全是指采取必要的措施,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家禽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该体系集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于一体,可通过阻止各种致病因子的侵入,防止家禽受到疾病危害。这不仅能提高家禽疾病防控能力,还能提高家禽生长性能。
通过对139个鸡群,近260万只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生物安全措施差的散户鸡群发病的危险性,是规模大、生物安全措施全面的养殖场疫病风险系数的4.2倍。
目前,禽流感、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疾病是危害家禽健康的主要疾病,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等疫抑制性疫病时有发生。老病频发未被控制,病原变异快,导致新病不断侵入,发病种类及疾病表现形式增多、多重感染严重,使禽病防制难度加大。
此外,许多农户由于细菌性疾病防治方法不当,导致细菌性病原的耐药性加剧。
很显然,中小或庭院养殖场户应高度重视和加生物安全建设。
如何才能显着提高家禽养殖疾病防控能力呢?
王新卫指出,从事家禽养殖先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重视并加生物安全建设。
加生物安全建设,具体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养殖户要依据实际情况,提高禽舍环境控制能力。搞好鸡场管理的同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依据当地实际疫情,在专家指导下选择适宜疫苗进行疫接种。在专家指导下适时用药,防范滥用药物。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887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