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女支书带头成立合作社 专种错时蔬菜

女支书带头成立合作社 专种错时蔬菜

时间:2016/3/21 15:41:14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348

  47岁的王秀花是济阳县新市镇霍楼村党支部书记,同时她还是该村鑫农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十亩田一亩菜”,2010年开始,王秀花带合作社成员,一改往日小麦、玉米轮作的粮食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冬暖式蔬菜大棚,专门种植错时蔬菜。因为产品找准了市场空白,多年来,合作社所种植的蔬菜一直价格高、销路好,合作社成员的收入也不断地提高。

  外出学习发现商机,拿出盖房钱建大棚

  2010年以前,王秀花和丈夫一直靠种地为生,农闲时节,还会到村子附近的工厂里打工。种粮食收入少,两个人辛辛苦苦攒了几万块钱,准备盖房子。而此时的王秀花,却在一次外出学习时,发现了种菜的商机。

  “种菜虽然比种地辛苦一点,但是挣钱也多啊。”学习归来后,王秀花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要建蔬菜大棚。敢想敢干的王秀花想方设法争取到了流转的土地。“一家两家的大棚,形不成规模,种出菜来也不好找销路。”王秀花告诉记者,当年,她就和村里另外11户人家成立了合作社。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她带头建了2个大棚。“年种,大家都怕种了菜卖不出去,不敢投入多了。”这2个大棚,不仅花掉了家里原本打算盖房子的积蓄,还因为资金不够,从银行里贷了款。

  种错时丝瓜,年就还上了贷款

  采访中,王秀花告诉记者,她们的大棚里种的菜,都是错开成熟旺季的错时菜。“春节过后就栽上丝瓜苗,等到5月中旬成熟上市的时候,普通的露天丝瓜还没成熟,所以能卖个好价钱。而等到普通露天丝瓜上市,我们就会尽快拔秧,改种其他的错时菜。”王秀花告诉记者,种大棚的年,她和其他农户就都尝到了种错时蔬菜的甜头,以她家为例,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还清了银行的贷款。

  随后的几年,王秀花开始专门研究错时菜。哪个季节种什么菜,一种菜拔了秧子接着该种哪一种菜,王秀花都仔细地比对。除此之外,她还积指导合作社的菜农,合理利用田埂上的空间,小规模种植易于管理又有市场销路的蔬菜。

  3月11日,在王秀花的大棚里,记者看到绿油油的西葫长在瓜蔓上。王秀华告诉记者,如今市场上还鲜有西葫在销售,他们合作社的西葫不仅每天供不应求,价钱也非常乐观。“像现在这个季节,我们合作社里有西葫、西红柿、黄瓜,批发商来了之后,品种不单调,供货数量还多。”王秀花告诉记者。

  扩大种植规模,统一销往南方

  除了目前占地面积80余亩的合作社,王秀花表示,如今她正在积筹措,想要流转出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南方一些大的批发商来了以后,要货都是成吨的要,如果我们长期保持这种小面积的种植,这种有实力的大客户就有可能流失。”王秀花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王秀花经常前往附近的临邑县夏口镇,为那里的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我们跟临邑那边的种植合作社达成了合作,他们种植的步伐和我们保持一致,我们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同时为他们的蔬菜提供销售渠道。”王秀花表示,只有这样形成大规模的集体种植,她才有实力争取更多、更大的批发商合作客户。

  根据南北方市场,调整种植品种

  近几年,王秀花的客户已经逐步由北向南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王秀花也琢(出一些南方人和北方人吃菜的地域差异。

  “以丝瓜为例,咱北方人喜欢吃那种又长又细的品种,但是南方人就喜欢那种短小但是直径比较粗的品种。”王秀花告诉记者,因为之前不了解这一地域差异,自己一直培育的细长丝瓜被运往南方后,批发商表示,丝瓜的口感虽好,但品相却不是特别受欢迎。

  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王秀花当即表示,会专门腾出大棚,种植更易让南方人接受的小短粗丝瓜。“既然咱以后要面向的市场,种出来的蔬菜就要根据不同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作出调整。”王秀华告诉记者。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348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