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朗明是湖南省临澧县佘市镇的一位菜农。2015年次认识彭朗明,是在临澧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上,彭朗明勤奋好学,听课认真,专心笔记,非常健谈,精气神很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彭朗明今年60岁,临澧县四新岗镇毛花村人,早年从事过长途货运,从湖北省宜昌市往广东省东莞市拉蔬菜,积累了一些生意经验。随后,在广州市江南农富果蔬批发市场租下门面,经营蔬菜批发二十年,赚得人生桶金,积累财富上百万元。
2007年,彭朗明携带资金、技术、信息回老家创业,经人牵线介绍,在佘市镇荷花村租地200亩种蔬菜。
彭朗明大面积种植蔬菜,技术很重要。为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彭朗明经常参加各类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向县蔬菜办的农艺师请教,在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设施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他坐在教室仔细聆听了市县专家杨连勇、张忠武等老师的授课,系统学习了《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读本》等课程,还实地参观考察了安乡、桃源、澧县、津市等地蔬菜基地以及临澧县安福镇三义蔬菜合作社。
为提高种植效益,彭朗明实干加巧干,建起十多个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采取立体套种,土肥深施,大棚控温,节水喷灌,反季种植,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
彭朗明自备小货车,每天除了供应县城菜市场以外,还往邻近澧县、石门、常德市场供货。彭朗明干得不亦乐乎。作为头人,一大片基地建起来了,整地、播种、除草、打药、施肥、采摘、清洗、包装、销售,环节多,全靠他,很辛苦。劳动中的彭朗明充满自信,生活充实,开心快乐。
前几天,在县城街上,我再次遇到彭朗明,感觉到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比去年看到时明显苍老很多,他的脸上写满无奈和沧桑。
谈起几年的种菜经历,彭朗明感受颇深。未来怎么发展?彭朗明忧心忡忡。他认为种菜本钱投入大,这块菜园他已投入70多万元,地租每亩每年400元。常年需聘请工人10多名,发放工资就要20多万元。不搞反季节蔬菜没效益,建大棚又缺钱。土地肥力不好,改良急需大笔资金。现在,地租马上到期,历年来还欠着农资商一笔数额不小的肥料款。如果筹不到钱,自己辛辛苦苦办起来的这片蔬菜基地可能就要荒废在此。想到这里,彭老就头痛,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彭朗明说道,当初有关部门吸引他在此兴业,也曾许诺有补贴政策、有项目支持,然而,虽多方争取,但一直没有着落。此刻,彭朗明呼吁:急需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这一民生工程,从政策上扶持,给予项目倾斜,加大投入力度。彭朗明期待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747人参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