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呼和浩特农民“蔬菜致富”

呼和浩特农民“蔬菜致富”

时间:2016/5/25 15:25:52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616


  5月23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金河镇根堡村,农民陈俊英在她的蔬菜大棚里劳作着,她将已成熟的小白菜、茼蒿连根拔起,再进行简单修剪、归置。这些菜终将成为呼和浩特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菜肴。

  陈俊英是典型的“劳动模范”。在她与土地打交道的20年里,她的种植事业始终做得很好,从1997年种自家为数不多的土地,到2004年承包大棚,年收益可达20多万元,她在田间地头既收获了财富,也获得了快乐。

  “我喜欢在地里、棚里呆着。”陈俊英说道。如今45岁的她,虽然面容上略显黝黑粗糙,但精神活力十足。

  2006年,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府规划通过政府补贴、村委会出资和农民自筹等渠道,在金河镇、黄合少镇、巴彦镇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借此契机,陈俊英租用15栋温室大棚种植蔬菜。

  为了让蔬菜产业走得更远,2010年,陈俊英与丈夫创办成立了绿联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吸收入股农户,开辟种植基地,引进种植灌溉技术,种植面积达到100多亩。

  “合作社还和内蒙古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达成合作。”陈俊英告诉记者,种植的秧苗由研究所科学培育,再结合种植一些新品种,蔬菜在产量、质量上都有突破。

  “2015年,合作社又增加注册资金400万元,计划打造一个集观光、采摘、餐饮、度假为一体的农庄。现在,咖啡厅已经快装修好了。”陈俊英说。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政府了解到,像陈俊英一样从设施蔬菜产业上获得收益的农民还有很多。目前,该区成立专业合作社100余家,建成设施蔬菜基地8031栋,每栋高效日光温室可实现年收入5-6万元,蔬菜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同样致力于发展设施农业的呼和浩特市百岁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经过几年发展,百岁园果蔬种植园区已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产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百岁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除了种植安全优质的果蔬、根据市场订单进行定制配送,还在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家游等产业,园区一天人流量高时可达3000人次。

  “市民可以每年花费5000多元承包开心农场,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节假日期间来郊区采摘草莓、葡萄等。这些果蔬不使用化肥,不会有农药超标情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张喜印指着百岁园一片30平方米、种满了各类蔬菜的菜地说道,“承包者如果没时间来打理,合作社的农民可以帮忙,等蔬菜成熟了通知他们采摘即可。”

  记者获悉,呼和浩特市金河镇多年来的主体产业为奶牛养殖业。近年,随着城镇化加快,奶牛养殖成本增高、效益下滑,农民在政策引导下将致富目光转移到蔬菜产业上并取得成效。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616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