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信息 >> 人物专题 >> 他靠在废弃洼地里养泥鳅创富

他靠在废弃洼地里养泥鳅创富

时间:2016/6/1 14:08:15来源: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点击:1555


       近年来,泥鳅成为餐桌上的美食,深受“吃货”们的喜爱。在安徽颍上县润河镇双洋村永创水产养殖场,占地几十亩的一大片水域被分隔成若干个小池塘,池塘内稠密、肥硕的泥鳅在水中欢快地翻腾觅食,激起一片片水花。养殖场负责人张传江抓住商机,走上了一条养殖泥鳅致富路。

  看好泥鳅养殖的市场前景

  2012年,看好泥鳅养殖的市场前景,张传江承包了村里40亩旧窑厂废弃地,开始养殖泥鳅。

  今年49岁的张传江是颍上县润河镇双洋村人,多年来一直在上海开办公司,主要从事海上货物运输业务,他的不少亲属在上海做水产养殖。2011年,上海等大城市的泥鳅卖得红火,价格飙升,亲戚家泥鳅养殖场的生意红火。张传江看在眼里,渐渐心动。

  2012年初一次回乡,张传江路过村里旧窑厂废弃地,了解到这块土地废弃了不少个年头,几十亩低洼地高低不平,村民零散种了一些庄稼,但土质不好,庄稼长势不尽如人意。由于不能机械化耕作,全靠人工种植,洼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很低。张传江寻思,既然不适合种植,何不拿来养殖,改成池塘养泥鳅,效益肯定比种庄稼。于是,张传江向村干部谈了自己的想法。既能将洼地重新利用起来,还能带来不错的效益。村干部同意了。张传江顺利承包下40亩洼地,投入80万元改造建设,当年上半年,养殖场就放养了泥鳅苗。

  有了好技术 泥鳅养殖不犯愁

  平时忙于上海公司的业务,张传江把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给了侄子陈良花。这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之前在四川学过泥鳅养殖技术,对泥鳅养殖算得上是“半个”专家。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养殖场的开业,让陈良花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陈良花看来,养泥鳅要比养家禽、家畜风险小得多,因为“泥鳅的疫力,不容易生病,对水的清洁度要求不高,只要注意日常消毒,水不发臭就可以了。”养殖场的工作量并不大,除了日常清洁外,就是喂养饲料。平时的管理和劳作,都由陈良花一人打理。

  谈起养殖技术,陈良花告诉我们,“泥鳅种苗的繁育很关键,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要挑选品质上好的雌性泥鳅,打上排卵针,放进育苗池中,与雄泥鳅交配后,才能产出好品种的后代。“听起来简单,但养泥鳅时还要注意不少细节。”

  陈良花一边向池塘撒饲料一边介绍说,就拿喂养来说,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生物都是它的食物,人工养殖需要投放一些植物性饲料,要注意定时、定量、定点、定质投喂,在饲料选择上,要选择一些漂浮水面、不易下沉的饲料,避沉入水底后,饲料腐蚀变质,会破坏泥鳅的生长环境。我们看到,一大把饲料撒进池塘,一群肥硕的泥鳅蜂拥抢食,水面上溅起了浪花,陈良花见此场景面露笑容。

  力争取得更好效益“泥鳅现在的个头差不多可以上市了。但是,近市场上泥鳅的价格有点低,要等行情变好了再卖。”陈良花告诉我们,一斤泥鳅养殖成本大约9元,现在的市场价每斤13元左右,有点不划算。泥鳅的销售旺季一般都在春节前后,今年春节期间的价格是每斤16元多,产量近6万斤,除去成本赚了40万元左右。因此,他打算等到年底春节前再大批量销售。

  目前,养殖场已扩建到70亩,共有20个池塘。这两年,养泥鳅致富了,张传江和陈良花考虑把旧窑厂的土地都流转过来,扩大经营面积。同时,加深每个池塘的深度,扩大泥鳅的活动空间,促进泥鳅高产,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下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信息正在更新中...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1555人参与,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输入图片中字符,不区分大小写

热点资讯

政策法规

更多>>

行业动态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媒体报道
-
法律申明

富平现代农业科技网 www.efuping.com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4007084号

关键词:现代农业 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网 土特产 农副产品 农产品价格 农业科技网 农村合作社 农产品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技术 农资产品